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廖希
[导读] 小学是个人启蒙与三观培养的重要阶段,
        廖希
        长沙县榔梨街道佳欣小学  湖南 长沙 410129
        摘要:小学是个人启蒙与三观培养的重要阶段,而数学则是锻炼个人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思考方式的主要手段,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导过程中,融入越多的创新意识,培养越强的综合能力,就能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越好的基础。根据教育部新课标文件的要求,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国家对科创人才的需求居高不下,因此无论是从自身思想维度的提高,还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在小学数学中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能力培养;发展战略

前言:
        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基本,从小学开始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对之后的发展极具重要性。教师务必要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通过营造创新氛围,使用情景教学,改良自己教学模式等方式,为学生解放天性,开拓思维提供必要保障。本文就此对一些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给予了一些相应的创新措施,希望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使小学生基础思维能力与现实生活相匹配,推动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教师无意识压制学生自发性探究活动
        小学阶段是解放天性的阶段,充足的精力和探索欲使得小学教师普遍反映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难以管教,懒散的教师通常会选择粗暴的“一刀切”,利用教师权威,通过呵斥,体罚等手段勒令学生服从管教。不同于小学其他学科的开放性题目,大部分的小学数学题都具有答案唯一性,,因此教师往往难以容忍学生天马行空的答题方式和切入点,为了教学的简单化,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采取规范的步骤,并在课后进行题海战术,忽视学生内心的真正诉求,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畏惧。
2、思路落后,实践能力较差
        这一点是学生最受诟病的地方,大部分的当代学生沉稳有余,进取不足,缺乏对知识的求知欲,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虽然考进高校,却很难有取得重大成就的科创人才出现,究其原因,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与综合能力培养是重点。很多学生对公式推论倒背如流,但面对题目却不知如何下手,遇到科研的问题更是一团浆糊,这就是学习的时候思路过于呆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学习再多的知识点也是无用的。
3、部分教师照本宣科,内容乏善可陈
        近年来我国考取教师资格证的人数逐渐增多,导致教师的质量良莠不齐,部分小学教师自认为教学任务轻松,天天师位松散,不思考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能力,而是照本宣科,耽误了自己不说,更是浪费了学生进行思维开拓的最佳时机。如果不能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讨论氛围,让教师和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那么这样的数学教学可以说是失败且无用的。


二、创新意识与能力培养策略探讨
1、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生受限于知识和阅历,在抽象思维方面存在较大不足,而有条理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对逻辑思维要求又很高,普通的课本知识难以满足需要。与课本知识相比,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涉及的内容要更加广泛,需要的思维方式也更加灵活,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在日常教学中,完成基础内容的学习之后,引用一些较简单的奥数题型,如移动火柴,火车过桥等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兴趣和动力;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否定和批评,而是有针对性的进行鼓励,对不切实际的加以引导,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些举措对创新意识的培养都有着极大的好处。
2、情景教学,活学活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用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讲解,小学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只需要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并对这个思考方式进行强化,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自己寻找相应的生活事例,长此以往,新颖教学课堂会给教师和学生双方带来积极的正反馈,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大大提升。比如在讲授《圆》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圆形事物,向同学讲解,并且通过展示一些如太极之类的通过圆构成的优美图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创作,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
3、不满足于答案,要知道过程比答案更重要
        由于现在教学压力的增大,小学老师都在狠抓成绩,对结果格外看重,却忽视了答题过程的重要性,这使得学生养成了不注重过程,只在意结果的坏习惯,短时间内或许没有问题,但长此以往,却不利于学生深挖问题的本质,逐渐对数学失去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对学生的作业多层次进行打分和评价,对于答案正确的,还应注意过程是否合理甚至有所创新;对于答案不正确的,要看是思维走进了误区还是计算结果出现了问题,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自我定位,认识到各自问题的存在。
4、教师自我改进,先培养自己,再培养学生
        一个对创新无感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对创新充满兴趣的学生。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之前,需要先培养自己,通过书籍阅读开拓视野,设定目标自我激励,三省吾身修正自己,做到这些,教师才能够做到立足于学生认知规律,在完成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情况下,利用充分的备课条件和合理的引导方式,对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改革创新和综合能力提升培训。

结束语:
        无论如何,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今后学术发展的重要根基,教师一定要重视小学数学的质量,总结以前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并依据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各地区具体情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打造新颖的教学课堂,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邱学华,张良朋.2015年小学数学教育热点问题探讨[J].小学数学,2016.
[2] 曾万强.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J ].教育教学论坛,2014(40):348 — 349
[3] 陈荣花.浅 谈 小 学 数 学 创 新 意 识与创 新 能 力的 培 养 [ J ].文 理 导 航 (下 旬 ),2015(11 ):213 一 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