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基于学案导学的探究性学习模式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刘爱凤
[导读] 数学一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核心课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
        刘爱凤
        广东省云浮市第二小学      
        摘要:数学一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核心课程。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若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将会一直影响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主,忽视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学案导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学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小学数学中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案导学;探究性
        前言
现人们要求小学生不仅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还要求小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社会在进步,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否则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学案导学就是依据学生的需求提出的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根本,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不再将知识搬运到小学生的脑海中,而是让小学生试着自己去探索新的知识,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学案导学的关键在于学生本身,小学生必须亲自参与到数学的探究活动中。
        一、学案导学的含义及作用
学案导学主要是指教师负责设计学案,学生负责导学。教师结合课标的内容为学生设计相关的学案,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然后再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完成学案中要求的内容,小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到数学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学案导学式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有所不同,学案导学的方式更有利于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首先,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传统的数学学习模式主要是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自己的思考。学案导学的模式是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思路,自己去思考每个知识,这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锻炼作用。其次,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当今这个社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会决定学生的发展高度。学生按照学案导学的模式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学案导学还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学生一直在记忆教师所讲的内容,根本没有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学习氛围比较枯燥。学案导学的模式下学生必须要与教师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能够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小学生缺乏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掌握课堂的进度,帮助小学生安排好每个学习任务。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
(一)教师设计学案,给学生提出要求
教师主要是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中的内容、小学生的数学能力等几个方面为学生设计学案,学案的内容将会影响到小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设计的学案应该要重点突出、难点分散,为学生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学案的设计应该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案的内容难度应该层次分明,为小学生的学习规划出科学的路径。每个小学生的数学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设计学案的难度应该也是逐渐递增的,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的加法时,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些简单的两位数计算题,让学生自己进行计算,让学生自己摸索两位数加法的规律,教师再对知识进行补充。然后教师再为学生准备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掌握所学的两位数的加法规律。其次,学案的内容要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小学生主要是依照学案的思路进行探究和学习。例如,在轴对称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准备一些图形,然后让学生将其中的轴对称图形选择出来。在学生选择完之后教师要寻问学生选择的依据,并且补充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学生依据学案,主动地学习
学生依据教师准备的学案,然后结合课本内容开始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一般情况下教师会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给不同的小组难度不一的学习任务。数学基础较好的小组,学习的内容难度会相对较大一点。数学基础比较弱的学生,学习的任务难度会相对较小一点,这种结合学生能力开展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辅助者的工作。教师要为学生传授一些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地帮助学生解答问题,并且将学生的问题记录下来,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闲着,要投入到小学生的学习中,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程度,才能够为小学生设计合适的学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投入到数学知识中,积极地与团队的小伙伴进行沟通交流,探究数学的奥秘,不断地解决问题学习新的知识。
(三)学生提问,教师讲解
学生在主动学习之后,教师还要进行一些重难点知识的讲解。首先,教师将学案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并不是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理解重难点知识,因此,教师必须要进行讲解。其次,教师针对小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内容进行讲解。最后,教师可以让不同的小组来分享探究的结果,班级的学生共同进行讨论。学生在进行讨论知识教师必须要对学生所分享的内容进行总结规划,帮助小学生理清楚重难点知识。
(四)巩固练习,加强记忆
小学生在学习之后必须要进行巩固练习,加强记忆,否则学生很容易遗忘所学的知识。对于数学知识来说,巩固练习主要是进行题目的训练。教师可以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题目,让学生结合所学的数学内容开展针对性训练。小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重积累做错的题目,分析错题的原因并且记住正确的答案。在进行题目训练之后教师也要引导小学生进行回顾思考,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通过主动学习、题目训练、思考回顾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总结
学案导学的方式不仅让小学生学习到了数学知识,还提高了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人物,教师作为学生的辅助者。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好学案,让学生能够结合学案的内容深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同时,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探究过程。总之,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效率高于被动地灌输知识,学案导学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言运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学案导学"与探究性学习探究[J].科教文汇, 2012, 000(006):104-105.
[2]张洪诚.学案探究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版), 2017, 000(009):14.
[3]易玉娥.小学高年级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探究[J].甘肃教育, 2017(9):80-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