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梅
辽宁省凌源市第四初级中学
摘 要:为了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应完善教学预设,合理调整教学任务,运用有效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特别是教育领域,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教育发展的需求。现在数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引起数学教师教学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要求其制定良好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发展。新课改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育学生面对问题要从多个方面分析解决,创新教学模式
一、鼓励学生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能提前接触授课内容,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课前预习还能帮助学生不断考证知识点的价值,逐渐提升学生的质疑能力。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前预习新授内容,并记录下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在课堂上将注意力集中在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上,提高听课的目的性。此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对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小组探究,这既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更有助于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例如,在教学《正数和负数》一课时,笔者首先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在课堂上适当以板书的形式对学生预习的重点进行提问,如“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0的意义是什么?”学生纷纷打开课本进行预习,学习氛围非常活跃。此时笔者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带领学生循序渐进地探索知识。预习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笔者暂不回答,而是安排学生进行互动探究,自主答疑解惑。学生通过预习,能基本掌握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从而对所学知识充满探究欲望和自信。
二、激发学生兴趣,构建高效课堂
初中时期的数学课程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一时之间会很难理解,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数学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中。理论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对此没有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将生活事物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行教学,塑造一定的教学情景,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出发讲解知识,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一问一答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数学课堂中教师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写出一个问题“建造一个草坪,需要在长12米,宽10米的矩形荒地上,要求种植花草的面积是整个荒地面积的一半,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
”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给出方案,班级学生都设计出了不同形状的草坪,矩形、正方形、圆形、梯形等等形状,通过这一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会存在很多数学问题,和自己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运用情景教学,互相交流学习,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真切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要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授课时,会在黑板上以板书的形式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这种模式不但浪费教师的时间,也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当前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学校硬件设施不断得到完善,多媒体已经进入全国大多数学校。教师一定要合理运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多媒体不仅可以更加清楚明了地展示教学内容,还可以节约教师很多时间,使教师投入到课堂效率的提高中去。此外,多媒体可以以视频的形式进行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
例如,在《几何图形》这一课的授课中,笔者大胆地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不再依靠人工绘制几何图形,而是把这些课堂上要花时间去绘制的图形提前制作到演示文稿里,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介绍几何的由来;然后把现实中的事物与几何图形共同展示到多媒体上,让学生对几何图形有一个更加直观明了的认知;最后,引入几何图形的概念。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笔者在多媒体上展示学生需要互动探究解决的问题,以及问题相对应的图片,让学生去思考、归纳、总结。这节课课堂教学氛围融洽,笔者教学轻松,学生学习效率很高,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彰显课堂魅力
教师要想打造高效的课堂,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空间思维能力、数学感知能力、推理能力等。但就目前而言,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组织结构仍然没有被广大教师充分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主体地位的缺失,初中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倡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构建探究型数学课堂。
例如,在讲解《统计调查》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让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有一个清晰、直观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首先,笔者导入生活情境,让学生讨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思考获得的途径与方法。其次,笔者设置探究问题“如何了解本班同学对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这五种体育活动的喜爱情况”,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互动探究,对班级同学的爱好进行统计,学习用表格来整理数据,并用条形图、扇形图来描述数据。再次,笔者让学生对所统计的数据进行汇报,总结分享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并发现在此过程中的问题,学生参与热情十分高涨。最后,笔者对课堂探究活动进行了评价总结。
总而言之,实行新课改主要是改变教学模式。采用高效课堂模式,在课堂中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积极性,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此外,教学模式由传统教学改变成为高效课堂教学,随之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相应做出改变,不断创新,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和数学能力的培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所以,提升教学效率还仍然需要教师不断努力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