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地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韦莉
[导读] 地理知识在高中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韦莉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百合完全中学  530302
        摘要:地理知识在高中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农村的高中地理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对地理课程的情绪低下,导致了地理学习进步缓慢,影响整体的教学进度。因此,本文将通过实践课堂中的教学实例,进行农村高中地理课堂学生的心理分析,并且提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通过策略分析,发现地理课堂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后续的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学模式,加快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策略;教学模式
        引言:
        农村高中地理的教学关乎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时也是培养全面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对农村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加以重视,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未来其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一、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高中地理教学也迎来了很多新的变化与新的挑战[1]。在地理课堂中,时常会发现学生因为不感兴趣而出现的思想抛锚、犯困等反应,现举例如下:
        在一节地理课堂中,所教学的内容是人教版课本第一章节的第四小节:地球的结构。从地球的内部与外部结构进行教学,是课本的主要教学内容,显然较为枯燥,所以在课堂的提问环节出现了以下。
        师:在霍莫界面和古登堡界面附近,地震波的速度发生了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说明两地的内部结构不同;
        生:说明了霍莫界面与古登堡界面处于两个板块;
        生:说明了地球的外部结构不同;
        生:说明两个界面的大气层密度不同;
        师:在课本的第21页的下方标注中,可以根据提示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再作回答;
        生:是由于地下岩石层的厚度以及密度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传播速度发生变化。
        生:是由于地球外部的结构与地球内部结构共同影响的;
        师:这个问题我们暂且搁置,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向后学习,同学们要在整节课程结束后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进行了后续部分的学习后,同学们依旧不能够对课堂产生兴趣,因此学生都没有足够的积极性,致使课程的进度整体缓慢,并且学习效率也被降低。在通过后部分的学习后,问题也逐渐得到了解析,但是在学习后半部分内容的同时,新的问题又一次出现在了学生们的面前
        师:请同学们说出地壳的厚度。


        生:地壳厚度为5——10千米;
        生:地壳厚度为39——41千米;
        生:地壳厚度是70千米;
        通过这个问题的提问,可以清楚地看到,同学们对于教材还处于模糊状态,并不能完全准确的回答这个极其简单的问题。同学们对于课本教材完全没有过课前预习,因此在课堂中对课本教材中的知识点模糊不清。地理知识的学习需要长期的巩固与温习,因此少不了课前的预习与课后的复习,但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都是学生对这门课程还缺乏兴趣。
        二、学习兴趣的策略分析
        农村高中学生对于地理课堂缺乏兴趣的问题是学生的心理与教师教学方法共同导致的。因此,要做这方面的策略分析,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共同提出优化策略,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
        (一)学生心理巩固
        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或社会因素的关系总称[2]。为了使高中地理学习效率增高,提升学生对这一门课程的兴趣程度是关键,从学生的心理上进行巩固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改变。可以通过一些手段或者渠道为学生播放其他学校所举行的地理知识竞赛,让学生看到枯燥乏味的地理知识在竞技比拼过程中产生的趣味火花。通过培训会或者讲座的方式,让学生深度了解地理知识的必要性以及重要程度。不定期进行一系列的个人比赛或小组竞赛,可以以绘画或抢答会等形式展开进行,并且设置奖励奖项,奖励的设置可以为地球仪、地图以及模型等地理知识相关的物品进行发放。
        学习地理知识不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要对学生的思想上进行重视。在地理科目的考试中,可以增添其他方式的测试方法,例如面试、看图识质等方法,让学生首先对地理科目的重视程度提高,以此来解决学生对地理课堂兴趣不足的问题。
        (二)教学模式转型
        教学模式的传统性也是影响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因此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提出转标,进行优化和完善。在农村的教学环境中,也许硬件设施做不到高标准,但其地域性的创新完全可以应用于地理课堂。课堂的转移教学模式,解放学生进行户外地理课堂的开展,对环境进行半实践半理论的教学,让学生不再是枯燥的处于教师的环境中学习。提高教师的个人能力也尤为重要,只有地理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升,经验丰富,才能对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才能增添课堂中的趣味性。对学生的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进行巩固,例如作业通过图画方式或手工方式进行完成,让学生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动手操作,对照着课本完成作业的同时也加深了记忆,避免课堂中对教材课本的生疏。完善健全地理课堂设施设备,这是对学校提出的要求,目前我国农村的高中地理课堂中现代化建设不足,不能够全方位地对学生展示地理实例,因此无法拓展学生的认知,无法以更多的案例来进行学生思想上的认知改变,因此难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三、结语
        农村高中地理的学习关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有较大的难度,如果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对成绩会有所影响,也会对未来发展中知识面的健全产生阻碍,因此以改变学生思想和改善教师教学模式的方式进行创新,能够从根源上解决这类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永刚. 新课改下高中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J]. 考试周刊, 2019, 000(093):142,146.
        [2]汤娟. 探究培养高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策略[J]. 新课程导学, 2019, 000(003):P.75-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