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教育中人文精神培育的必要性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韦家确
[导读] 历史课程本身就是人文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
        韦家确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百合完全中学  530302   
        摘要:历史课程本身就是人文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不仅在课程教学的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人文历史内容,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这部分历史课程教学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课程学习观念,并对学生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开展具体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当意识到人文精神在历史课程教学中进行培养的必要性,提出有效的人文精神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人文精神;培育
        引言:
        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和培养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和学生个人的成长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目标是非常关键的。
        一、历史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成长阶段加强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人文精神是需要运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培养的一种精神。需要配合适当的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培养高中生人文精神的有效切入点,在高中生人文精神培养的过程中可体现出以下几方面必要性。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从学生的个人成长角度来讲,关乎其个人人生历程和成长的思想观念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内容,即人生观念、世界观和价值观[1]。高中阶段,由于学生正处于个人成长的特殊阶段,这三方面的观念已经初步形成,但还处在需要不断完善的阶段。在历史课程的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培育,能够发挥出历史对于学生心理状态和精神世界的影响作用,通过常规的课程内容教学引导学生从国家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历史事件,并意识到中国和世界在历史的发展中发生的变化。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他们对世界与历史变化的敏感度的提升,学生在形成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时,更能够找到正确的方向,形成正确的观念。
        (二)符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
        高中阶段学生的知识储备在逐步增多,心理状态也在逐步走向成熟。其对于外部世界的关注度和好奇心也在逐步增强。历史课程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讲本身就具有神秘感强、丰富性突出的特点。利用这部分课程内容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符合学生这一阶段对外部世界进行认知的主观需求,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课程教学的效果,也是达到人文精神培养目标的有效路径。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念
        历史课程的学习在常规的情况下,大部分学生都是将其作为相对固定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的,在开展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采用的学习方法是传统的记忆背诵方法,虽然从知识考核的角度上来讲,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课程学习效果,但从实际出发来看,这种学习方法并不能适应于所有的历史课程教学内容,而运用科学的方法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历史课程学习观念的过程,是对未来长期的历史课程学习都具有促进作用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历史课程教学中培育人文精神的路径
        (一)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外部环境对于课程教学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阶段就帮助学生营造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环境,对于取得更好的课程教学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从课堂教学的角度上来说,人文环境的营造重在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主观上的学习意愿和学习兴趣,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供帮助。这种教学思路也是对人文教学方式的一种实践。例如,在开展课程《鸦片战争》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与课程教学相关的视频资料和纪录片等作为课堂引入阶段的素材,也可以积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鸦片战争的认识和了解提供一些辅助的课程教学资料,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教学中的积极性,为获得更好的课程教学效果打好基础[2]。
        (二)找准人文教学的切入点
        这一点主要是指教师应当在教育教学的思路和方法上提高灵活性和人性化程度,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存在于课本上的课程教学内容是相对比较固定的。但不同的教学引导方式和教学方法所取得的实际教学效果会出现较大的差别。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找准教学开展的切入点,并运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教学,力求获得更突出的历史课程学习效果。灵活的教学方法也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丰富和优化,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人文气息,能够通过教学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引导和完善。例如,教师在开展《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结合互联网与现代社会生活联系紧密的特征,直接将互联网支持下的多媒体技术融合应用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便于学生在实践中培育人文精神。教师可将这部分课程教学内容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主题,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并做好活动总结和交流,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
        三、结束语
        综合来讲,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培养的内容,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课程教学本身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当从教学氛围的营造到教学方法的转化全面加强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发挥出历史课程在人文精神培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雍静.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研究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18,000(002):60-60.
[2]闫秀洁.浅析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J].基础教育论坛,2018,000(017):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