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残疾儿童的班级管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刘振利
[导读] 在残疾儿童的班级管理教学管理中,要强化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与模式
        刘振利
        山东省新泰市特殊教育学校(271200)
        摘要:在残疾儿童的班级管理教学管理中,要强化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与模式,不断提高他们的班级管理水平,在残疾儿童教学中对班级管理模式持续探索与研究。因此,有必要对残疾儿童班级管理管理策略进行研究与分析。本文从残疾儿童班级管理班级管理的现状着手,探索改进残疾儿童班级管理的策略,以促进残疾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残疾儿童;班级管理;问题;对策
一、引言
        残疾儿童是身体存在异于常人、难以康复且对自身的成长、生活及发展带来一定阻碍作用的疾病,残疾儿童可能先天性疾病造成的,也可能是后台因素造成,身体上的缺陷对他们的成长、价值观、思维方式等都重要的影响。随着国家对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视,残疾儿童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很多地方都设置了专门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而班级是他们集中学习的场所,残疾儿童是班级管理的载体,也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通过班级管理工作可以促进他们的康复与成长[1],通过良好的班级管理策略,可以改善他们的身体状况及提供学习机会。
二、残疾儿童班级管理的现状
1.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
        残疾儿童在自我管理与约束上能力比较差,部分残疾儿童甚者没有自我管理和约束的意识,而班级管理者的能力对班级管理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很多情况下班主任对班级残疾儿童全程把控,但当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能力欠缺或生脱离了老师 ,学生就会混乱一团、大吵大闹、来回跑动、不知所措、不知如何解决问题,造成了班级管理效果较差[2],不利于残疾学生的管理与培养。
2.协调机制不健全
        残疾儿童班级的管理涉及多方:儿童个人、学校、家庭及社会等,残疾儿童班级管理中要将这些因素统筹、协调起来,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但,很多班主任在协调方面的能力不足,没有将协调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老师很少去残疾儿童家里进行充分了解,将学生看成了独立的个体,在残疾儿童班级管理过程中家庭、社会、学校是相对孤立的,导致家庭、社会在学生的培养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残疾儿童班级管理的效果不尽人意[3]。
3.残疾儿童班级管理信息化不够重视
        残疾儿童班级管理工作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单位和个人对残疾儿童班级管理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不甚了解,对数字化残疾儿童班级信息资管理不够重视。残疾儿童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在长期的残疾儿童班级管理工作中,管理对象都是残疾儿童,数字化技术是随着网络计算机的发展而出现的。所以,传统观念对残疾儿童班级管理工作深受影响,将残疾儿童班级管理放在了首位,对残疾儿童班级信息资源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残疾儿童班级管理工作在实际开展中困难重重[2]。


三、残疾儿童班级管理策略
1.创新班级管理的理念
        残疾儿童班级管理者要在班级管理中不断调整管理理念,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让所有的学生都受到班规的限制与约束,避免出现差异化管理,否则将会导致学生及家长的不满,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水平的提升。班主任必须不断创新残疾儿童班级管理理念,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残疾儿童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要将管理策略从决策到实施到反馈的管理过程程序化,让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4],促进残疾儿童的康复与发展。
2.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
        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组织者与实施者,他们的行为对残疾儿童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班级管理者要根据残疾儿童的个体情况,包括身体缺陷、情绪控制、认知水平、身体协调性等基本状况,在此基础上制订科学的管理计划,激发残疾儿童的潜能,采用“用进废退”模式促进残疾儿童的发展。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与水平,加强自身的业务素养,将心理学、康复知识等融入到班级的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还要关心残疾儿童的学习情况、心理情况、同学关系,了解他们的切实需求[3];另外,作为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要多与家长沟通,便于家长对孩子及时了解与干预,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3.残疾儿童班级管理工作信息化
        在残疾儿童班级管理过程中,数字化残疾儿童班级信息资源可想而知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务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应该采取概念和理念同步进行的方式,从根本上明确数字化残疾儿童班级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在残疾儿童班级的管理过程中就可以看出来,只有在意识上重视起来,才能促进管理工作的开展。所以,对残疾儿童班级管理工作非常重视,从残疾儿童班级管理理念上推动残疾儿童班级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四、结论
        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残疾儿童班级管理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也需要不断的创新与发展,完善班级管理残疾儿童教育水平,推动残疾儿童教育理论的不断创新,提高残疾儿童教育教学的效果。因此,强化残疾儿童班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他们的康复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屈丹.随班就读学生的课堂管理特征及教学策略[J].残疾人研究,2018(4):286-287.
[2] 朱海荣,季兰芬.浅谈学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有效管理的策略—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6(13):64-65.
[3]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J].现代特殊教育,2020(15):4-6.
[4] 侯晶晶.残疾儿童从未上学现象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基于精准扶贫的视角[J].南京师大学报,2020(4):50-61.
[5] 黄明光.论残疾儿童幼小衔接工作的不足及对策[J].郑州师范教育,2020(3):20-23.

作者简介:刘振利,出生年月,1973年1月28日,性别,男,籍贯,山东新泰,民族,汉,学历,大学,职称,中级,研究方向,残疾儿童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