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玲义
瑞安市汀田第一中学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社会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学生在校期间的健康与安全问题,已逐步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体育教学是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体育活动难免会发生意外伤害事故,这不仅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痛苦,更给学校体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就如何预防体育教学中的安全事故这个问题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安全?预防损伤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的课程。为此,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他们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练、练中思、思中健,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
但是体育教学和训练都具有其教育的特殊性,它们一般都是在室外进行的,较其他的文化课事故发生率要高很多,因此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体育教学中采取一些消极预防办法,如降低教材难度及减负减量,对稍有挑战的跨栏、单杠、双杠、爬杆等教材干脆砍掉,甚至很多学校将这些器材设施都拆掉。更有甚者很多体育老师为了平安,每节课“放放羊”仅让学生做做体操、跳跳绳、打打羽毛球等的简单活动或采取“软禁”的手段敷衍了事。在期中或者期末考核的时候,考核成绩不是看学生考试的“绝对成绩”而是随便给学生一个虚实的考查成绩等等。这些不良现象表面上规僻了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安全风险,但严重干扰了体育学科的正常教学活动,使体育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大打折扣,从而导致我们的孩子认为体育课就是出来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的。导致对体育课越来越没有兴趣、体质越来越差、肥胖越来越多、近视率越来越高。
笔者认为当前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个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正确地去对待安全事故,采取有效的办法去减少损伤和事故的发生。以下就如何减少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加强教育,建立常规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抗挫折能力比较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因此教师在体育课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技能,比如在身体跌倒时要注意团身滚翻;不明飞行物飞来时要注意先保护头部,并注意躲闪;从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先着地,同时屈膝缓冲等等。因此教师不仅要高度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而且更要加强安全、组织性、纪律性的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互相保护的良好品质,以及良好的体育道德,并提高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真正做到预防安全事故。
二、全面了解,胸有成竹??
教师应对所教学生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在开学初教师可向学生发一张体质健康状况调查表,表格由学生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过往病史、运动特长、学生签名、家长签名等组成。通过表格初步了解学生的基本身体情况,对身体有过重大疾病或伤病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对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其他严重疾病的学生要禁止参加任何体育活动。
此外教师还应对体育课见习生的情况作具体的记录,了解见习原因,指导见习生合理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从源头上避免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
三、功在课前,预见有数
? 1、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体育教师在课前应针对教材,针对学生不同年龄、不同个性、天气情况、运动技术水平等特点,设计本次课的教授内容和方法,科学而艺术地把握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并对课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应急方案。这样才能掌握主动,预防和处理偶发事件,千万不要等到事件发生了才想办法去处理。???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如在教学和组织比赛时要特别注意场地是否平整,及时清除小石块,防止因绊脚引起的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又如,教授跳远时,应事先观察沙坑是否平整,沙子的量是否合适,沙中有无其他同学玩耍而留下的小石块;跑的项目中最好不用球作标志物,尤其往返跑和蛇形跑等,以防球的滚动而让学生绊脚、踩球造成严重的伤害事故。
四、做好预热,顺利一课
剧烈运动前都要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量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气象条件和教学训练或比赛情况而定,一般认为,兴奋性较低、锻炼基础或训练水平较高、运动持续时间较短或天气寒冷时,准备活动的强度可稍大些;相反,对于年龄小、基础差的运动员在运动持续时间长或天气炎热时,强度宜小些,时间短些。已伤部位的准备活动要谨慎小心,全套准备活动要循序渐进,准备活动的量,以身体感到发热、微微出汗为宜。准备活动结束距正式运动时间不宜过长,以1—4分钟为宜,在运动中若间歇时间过长或教学训练转项时,都要补做准备活动或补做专项准备活动。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和原则进行教学,合理安排学生的练习负荷,合理安排学生的练习密度,使学生能够在适宜的负荷中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很好发展。
五、保护帮助,安全课中
保护与帮助是体育教学的一大特点,保护是为了消除练习中的胆怯心理,保护练习者安全,防止意外,增强学生参与学练的信心和勇气。帮助是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掌握动作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但在体育课中,教师不可能在每节课、每项练习中都亲自保护,因此需要培养较多的体育骨干学会怎样进行保护。比如在“前滚翻”的教学中,老师要让保护与帮助的同学单膝跪在垫子的侧面,一手拖住学生的背部。帮助滚翻者做顺势滚翻;不过教师切忌“越俎代庖”应该鼓励学生顽强地克服困难,完成教材的要求。同时要细心观察,在他们不能完成或万一失手的情况下,给予及时的保护和帮助,确保学生练习的安全。还需要教会学生在意外情况下如何进行自我保护,以及及时排除和防止外界各种干扰,做到师生共同配合,提高保护与帮助的效果,减少运动损伤,提高教学质量,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学校和我们体育教师都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绝不能“因噎废食”来回避体育课当中的安全问题,更要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只要学生和教师在思想上重视伤害事故,同时教师教学上处处想到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管理上严格要求,时刻注重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指导学生健康和科学的锻炼身体,就可以减少或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才能让体育教学正常进行,让学生真正的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于素梅,中学体育教材与教法[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0
2、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
3、袁梦德,校园伤害事故该怎么防[J],中国青年报,2005.8
4、李祥,学校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