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蔡时延
[导读] 体育课堂教学工作中,只有让学生站在课堂教学舞台的正中央,
        蔡时延
        泰顺县文祥小学,325500
        摘要:体育课堂教学工作中,只有让学生站在课堂教学舞台的正中央,成为体育课堂教学舞台的领舞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引领者的角色,学生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的参与到课堂中,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关键词:学生;教师;课堂教学
        体育课堂教学工作中,学生既是课堂教学的客体,更是课堂教学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站在课堂教学舞台的正中央,成为体育课堂教学舞台的领舞者,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来,真正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
        一、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是在教师的要求下完成体育活动,经常是一整堂课都没有自己独立活动的空间,在这样被压迫的气氛下进行体育活动,学生很容易对体育课产生厌烦情绪。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对学习客体主动探索,不断改进,形成认识和经验,构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通过静听、静观、死练来拥有知识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鼓励学生对学习对象主动操作、亲身体验,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身于学习中来,进行自主的学习,改进已有的认知结构。
        星期二下午第一节是我的体育课。课堂常规之后,我一改往日的绕场慢跑,而是一路纵队利用场地上的各种设施(篮球场、乒乓桌、花坛等)带学生进行各种对形的跑进。
        慢跑后,学生们用兴奋地表情和眼神向我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这种慢跑形式好、有趣,我们喜欢!正当我为自己的这一小“改革”而感到欣喜时,传来了一个不和谐地声音:“这有什么稀奇的!我也会带,可能变化还要多呢!”声音来自一个上课经常“自言自语”、被老师公认为“捣蛋鬼”的徐某某同学,声音不是很大,但至少全班一半以上同学都听到了,也包括我,另有几个调皮的学生也跟着应和。“又是这个捣蛋鬼,上课怎么能乱讲话,这是违反课堂纪律,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这是对老师的权威发起的挑战!”我气愤地想着,“我要好好的训他一顿!”我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学生们静了下来。徐某某同学也低下了头,象是在等待着我的批评。
        我灵机一动,火气顿时没了。我说:“同学们,刚才我听到徐某某同学在下面讲,他也会带大家慢跑,而且还有其他的对形变化。下面我们就请徐某某同学大家慢跑几圈,希望他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对形变化和乐趣,好不好!”同学们先是一愣,接着拍手叫好。这样的决定更是出乎低着头、等着挨批的徐某某同学的预料。
        徐某某同学开始带领大家慢跑,他一会儿在篮球场上进行对角线跑进;一会儿利用室外的乒乓桌进行蛇形跑;一会儿带领大家跑成“8”字;最后还象幼儿园小朋友一样,张开双臂开起了“飞机”。
        3-4分钟的慢跑结束了。慢跑时学生们积极、主动,认真而投入,并且整个过程始终充满着欢笑。“何不趁热打铁,以后的慢跑都由学生来带领。”我脑海中闪过这样一个念头。在对徐某某同学进行表扬,并指出以后上课过程中有何想法,不能在下面“自言自语”而应举手,然后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后。我宣布了这一想法,在确定下一次课的领跑学生时,学生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争着举手,要求尝试。接下去的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为了注重教师的权威性,而一味的采用灌输式的一些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的去接受,接受,再接受,如此教师教的辛苦,而学生又未必真的能接受和理解。现如今学校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自主的进行学习。
        二、建立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的产生,最基本的要求是思维的活跃性,而学生思维活跃有赖于学生身心积极主动的参与,有赖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调动,这就必须建立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使学生用积极的学习态度来面对。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学生的个性、爱好各异,教师要以一种平等、宽容、积极引导的心态来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得以自由、健康的发展。例如,很多小学生对单杠和长跑运动都会产生恐惧的心理,对此教师要想办法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恐惧,鼓励学生参与活动,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教学中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即使学生的想法错了,也应保护和鼓励他们探索的积极性,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挖掘学生创新潜能的必要环境。那种沉闷的、“搞军事化”的课堂教学就不能使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其中,更不利于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我们教师在处理上,如果学生讲的于我们实际不相符的,我们采取跳过,跨过不理之,甚至批评,如此对学生的自信心肯定会产生负面的影响,而我们适当的加以引导,往正确的方向去拓展,既能使学生受教育,又能更好的保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课堂教学,用和蔼可亲的语言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和建议,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教育学生课堂是他们的,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参加体育的兴趣,能让学生“想学”、“敢学”、“乐学”的方法教师都应该主动接受,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让他们在体育课堂中能品尝体育的快乐。
        三、提高老师的“预判和应变”能力,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的上课科目。体育课是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体育课是通过学生的身心活动,在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反复练习中,锻炼学生的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这是体育课的主要特点。而体育课与其他科目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体育课是在操场,球场等室内外相对宽敞的一个教学环境下完成教学工作。在这样大的一个环境中,所有的学生都散在一个场地上,虽然我们在课前准备中都会做充足的准备,但在课堂教学中,仍会出现很多“不测风云”。因此,体育教师除具备强壮健康的体魄,渊博的知识,正确的示范,简炼的讲解,合理、科学的教法外,还应该不断提高“预判应变”能力。根据课堂上不同的变化情况采取不同处置措施,如学生对你提的问题的回答完全答非所问,学生的动作示范也是不对的,甚至出现伤害事故的。这个时候老师的应变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体育课堂教学本身是一个生动活泼、充满着快乐因素的教育活动,体育教学内容有其自身的艺术魅力,有着情、理、趣等诸多的要素。而体育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学生才是真正的领舞者,只有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这一点,再挖掘那些潜在的情趣等因素进行再创造,选择新颖灵活的教法,才能更好的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推波助澜。
        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大舞台上,学生才是真正的领舞者,而我们教师是能让领舞者跳出优美舞步的一种助推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李东旭.万静 好老师是干出来的〔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15(8).
〔3〕唐思群.屠荣生.师生沟通的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