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 赏 之 乐——音乐欣赏教学之悟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黄昊挺
[导读] 欣,快乐,愉悦也,欣然赏之即快乐、愉悦
        黄昊挺
        浙江省龙港市新城第二小学
        关键词:  演奏  律动情感体验  音乐想象
        欣,快乐,愉悦也,欣然赏之即快乐、愉悦 。音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中一个多彩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蕴藏着浩瀚绚丽的音乐经典,珍藏着精美绝伦的音乐瑰宝,这些音乐珍品,有时代的写照,也有历史的见证;有情感的流露,也有心灵的倾诉;有理性的探索,也有哲学的思考;有高山的诗情;也有流水的画意;在这个王国里,音乐被艺术地组合成优美悦耳的音响,不同音调的协调与对抗,追逐与遇合,飞跃与消逝,这些因素以自由的方式,构成最美的和谐,呈现在我的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使人们感到美的愉悦,显示出音乐艺术类之价值。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的认识活动,欣赏者要想发展和提高对音乐艺术的审美鉴赏力,就不能离开对音乐的具体感知,深入到音乐艺术中去,主动去探寻音乐艺术的奥秘,在音乐学习欣赏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并确立对音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当你上一节音乐欣赏课时,一段美妙的音乐如何能使它进入学生的耳朵,而不是让音乐成为他们思想开小差的伴奏。教师对作品文字性的描述如何与音乐结合在一起,听觉的引导,情感的体验,生活的经历,是学生进入音乐的主要途径,下面我将作一些讨论。
一、音乐实践让学生体验音乐
所谓音乐实践法,就是指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用演唱、演奏或律动等各
                                                                          -1-
种不同的方式把音乐结合在一起,通过这些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下意识地从听觉上注意音乐的实际反应。
对于欣赏而言,无论用或不用演唱来参与欣赏,演唱并熟记主题都是必须
的,因为在聆听音乐过程中,只有当你能跟随主题,不仅当它再次出现后才能辨认出来,还能注意到它的变化,你的音乐思维才真正调动起来。在欣赏中,演唱主题的方式对回旋曲式或三部曲式等主题反复出现的曲式是很合适的,如初中音乐第五册第三册的欣赏《卡门·序曲》是A-B-A-C-A的回旋式结构,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着重演唱其A段主题音乐:
        111 1545|111 1232|111 2171|2· #12|
        444 4171|444 4565|443 221 |7·  67|
        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参与音乐的再创作,用乐器来表达。比如我们可先让学生看一幅画,这幅画描写的是清晨有一条雾霭弥漫的小溪,小溪的对面是一座教堂,阳光透过雾霭照在小溪上,小溪波光粼粼。学生开始分组讨论,用小提琴在高音组之颤音来表现小溪上的雾霭和波光粼粼,用圣咏的合唱来表现小溪对岸的教堂,然后学生自己尝试演奏。最后,教师告诉同学们有一位作曲家,正是根据这幅画写了一个作品,当教师最后放这一作品时,全体参与创作演奏的同学都怀着高度的兴致来欣赏这部作品,更令同学们惊奇的是,作曲家的思路和同学们的思路如此之相像。
律动舞蹈是听者对音乐反应的自由发挥,没有限定性,但动作必须符合音乐的内容。在多声部音乐中,可分小组分别对不同声部做出动作反应。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动作的变化也可以由教师来引导,律动舞蹈更适合考察学生对
                                                                                 -2-
教师即兴演奏中音乐变化的反应,具体的要求是:注意聆听,不拘束,但要遵守纪律,进入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动作符合音乐的情绪。
        如在欣赏《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一课时,针对该课具有浓郁的新疆塔吉克民族风光。启发学生自己根据音乐编舞来表现乐曲风格。学生们闻乐而舞,不仅进一步理解了音乐,也提高了自身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情感投入使学生融入音乐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因此,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重
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音乐欣赏的过程也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感情与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产生共鸣的过程。
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情感体验叫做感情上的直接体验。

音乐的直接
体验是感情上的直接体验,是学生欣赏音乐的最原始最直接的体验。比如,当你听到一段快速而活跃的音乐时,我们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喜悦欢乐的情绪,当你听到一段缓慢、低沉、如泣如诉的音乐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心头涌起。
根据音乐标题和文字提示来体验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体验作品的感情内
涵。例如在声乐作品中可以在歌词和戏剧脚步中找到依据,在标题音乐中可以在标题和文字说明中找到依据。欣赏无标题的音乐作品时,一方面要求欣赏者   倾听音乐、准确、细致地体验作品的感情。另一方面要求欣赏者具备必备的音乐知识和文史知识,如了解乐曲产生的社会环境,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艺术风格等,以便正确地把握作品所表达的感情内涵。
                                                                                 -3-
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欣赏者要根据乐曲所表达的感情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
去加以体验,与乐曲所表达的感情融为一体,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以达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的审美情境。因此,要求欣赏者应随时注意观察生活,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深刻的感情内涵的人。
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教师通过一段作品背景介绍并联系生活:在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侵犯了中国,占领了中国的土地,中国人遭受了深重的灾难,却又无力反抗,积压在心头的怒火迸发无限痛苦、悲愤的音乐,就像我们平时无缘无故遭人殴打,却又无力反抗的感情经历。历史的战火烽烟是我们这一代没有经历的,可是生活中的不平遭遇却可以让学生产生相似的情感表现,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情绪。
三、展开音乐想象的翅膀,让生活更美好
音乐欣赏要求学生能发挥主体想象与联想,由音乐感知和感情体验唤起对
生活形象和意境的想象与联想。我们所说的联想,就是由描绘性或情节性音乐所引起的对相关生活形象和意境的想象,而把欣赏抒情性特别是非标题音乐中音响感知的感情体验所引起的,自由想像称作想象,想象和联想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它是使欣赏者把音乐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中间环节,它有助于欣赏更具体、更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艺术。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欣赏者要发挥主观的再创造能力,驰骋丰富的想象力。把音乐与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更具体、更形象地感受和理解音乐艺术,从中得到最充分的美的享受,同时也使音乐充分发挥基其社会功能。           
比如在欣赏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时,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当他们来
                                                                                 -4-
到深山幽谷,听到瀑布、溪涧的流水声,百鸟鸣叫伴着空谷幽灵,回响、共鸣,也可以想象在风光旖旎的村间田野,小鸟叫,万物舒,心情怡然。
音乐欣赏中学生的参与,感情的体验,心绪的放飞是一些重要的审美实践
方式,在音乐欣赏中可紧密结合,彼此影响。让我们在音乐欣赏这一审美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每锐的审美感知力和理解力,不断积累,丰富自己的音乐欣赏实践经验,愉快地步入音乐殿堂,去探寻音乐的奥秘,从而获得最大的审美享受。
        参考文献:《中小学音乐报》二00一年第五期第三版
                 《音乐鉴赏辞典》科技出版社出版
        






                                                                                -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