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激励方法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刘佳男
[导读] 通过田径课程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
        刘佳男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实验高级中学  138000
        摘要:通过田径课程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运动兴趣,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如何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当中借助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或者新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激励方法;高中体育;田径教学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深入,学生知识增长和成绩提升已经不再是教育教学中心和重点,怎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与全面化发展正成为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作为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高中体育教学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显,田径教学也面临着全新的教学任务和更高的教学要求。在这种形势和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全面地革新教学观念和思想,充分提高田径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优化学生学习和运动的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进一步提高中田径教学的优化效果,学校要注重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通过人才引进的制度招聘一些具有新媒体教学或者其他新形式教学开展方面的专项人才进入到教师队伍当中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工作,提高所有教师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当中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另一方面,高中要注重加强培训工作的开展,确保原有的教师能够进一步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当中的实施,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能够对现有的一些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挑选,能够更好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树立激励榜样,调动学生愉悦情绪
        激励策略是现代教育普遍应用的方式,在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性,产生不断超越自我和挑战他人的潜在欲望并朝着这个目标持续奋斗。高中体育教师在田径训练中应善于借助榜样激励,所谓榜样就是古今中外值得学习的先进人物和相关事迹,在教学活动中起到示范性作用,借此激发其他学生学习榜样事迹,榜样发挥着矫正自身存在不足的作用,引导学生向优秀人物学习,并在此过程中反思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从而起到抵制外界不良因素的作用,帮助学生克服练习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此过程中完善自我。榜样激励中的榜样不必拘泥于某个人物,可以选取多方面激励事物,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促使其朝着目标不断前进。例如在跳远学习中,体育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运动员在练习中的艰辛以及在国际赛场上为国争光的使命,鼓励学生朝着榜样不断前进。激发学生潜在愉悦情绪,由此一来才能在田径训练中获得更多的乐趣,提高训练效果。甚至体育教师还可为学生讲述优秀田径运动员为了祖国拼博的荣誉背后小故事,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好奇心理,另一方面可以从内心层面激励学生向优秀前辈学习,使自己形成坚韧不拔的心理和品格,不管是在文化课学习中还是田径训练中都能奋勇直前,为取得优异成绩打下良好心理基础,提高训练效果。
三、善用激励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激励教学法”是指从学生身心全方面角度出发,通过语言、情态、目标、竞赛等方式达到让学生对课堂知识学习充满兴趣,对自我表现充满信心等目的。为了解决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田径运动兴趣不足、运动意愿不强烈等问题,可在教学过程中沿用激励教学法。首先,语言激励法。语言是人接触最为直观的传播信号,也是表达个体想法的重要媒介,因此老师在体育课堂上应该通过语言鼓励学生,让学生指导自己被老师肯定,被田径体育活动肯定。

如“不错,你已经取得很大突破”、“你跑步的时候我都看到你的肌肉在生长”、“百米短跑是你的强项,加油”等语言能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在体育活动中的魅力,找到自信,继而对体育课堂和体育活动充满信息。其次,情态激励法。人的情感和想法受外界环境影响很大,每一个不同的情态对心智尚不成熟的高职学生来说异常敏感。基于此,中职体育老师在田径教学课堂中,应该给学生营造亲切、舒心的情态,如全称针对性指导。再次,目标激励法。“先挣他一个亿”的小目标让年轻人为之“疯狂”,中职体育教学中也需要循序渐进为学生制定目标,从小目标到大目标,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最后,竞赛激励法。竞赛是体育能力的重要表现场地,老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鼓励学生参加田径优势项目,在竞赛中一展风姿,这对提高学生自信和营造积极校园体育文化及氛围尤为重要。
四、重视心理因素,及时调节学生情绪
        高中生要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但其自我约束能力和认知能力也相对较强,对身边发生的事件也有独特的见解,共同的特性即渴望得到教师或其他人的支持和鼓励。对此,在田径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心理特征以及观察学生肢体活动适当引入激励方法,当学生在田径训练中取得微小的进步时,体育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当学生训练情况不佳时更要耐心引导。以“跨栏”训练为例,大部分学生对跨栏存在恐惧和担忧心理,主要因为自身缺乏足够的自信心,所以体育教师应明确学生心理情况,当学生缺乏自信心时则对其鼓励,例如“试一试吧!你一定没问题!”,从而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学生接收到来自教师的鼓励后就会调动参与积极性,并自主纠正自身不正确的动作,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五、教学评价保持灵活性
        应新课程发展要求,体育课程也需要从学生心理出发,讲究一定的方法策略,基于这一现状,体育教学既改变了旧有模式,又创新了训练教学方法,这种情况下,旧的体育教学考核体系就明显不相适宜,需要有所改变。由于田径教学内容宽泛,相关体能训练强度及目标可伸缩性较高,体育教师应建立一个灵活的教学评价体系,尽量给予每位学生一个既照顾到其情绪,又十分贴近实际的学科评价,不仅要看到最终竞技和训练成绩,还要看到他们的起点和进步幅度,让过程评价也在学科评价中占有相应的比例,这样做可以让每名学生都收获最客观的评价,并透过评价结果发现经过努力,自己也可以达成体能训练目标,体会成功的满足感。譬如某名学生体重偏高,刚入学时经摸底测试,0.5h可能只跑3000m,经过一个学期的体能训练后,该名学生在全力以赴的情况下,必然会在相同时间里跑出更优异的成绩,尽管与其他学生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但由于该名学生的测试成绩提升较大,所以也应判其通过考核。因为努力所以进步,让其通过既是一种鼓励,也是对其努力付出的肯定。
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法的出台,为各种类型教学的丰富与发展提供了支持。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在现阶段当中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需要找到新的教学发展模式,进一步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此外,作为体育教师,还要积极优化体育教学考评办法,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积极参与到田径教学中的各项体能锻炼课程中来,并借此养成良好运动习惯,掌握正确体能训练方法,在德、智、体、美、劳这几大领域取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洪学忠.激励法在高中田径教学中应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46-248.
[2]陈华明.高中田径教学中应用激励方法的措施探究[J].田径,2019(07):7-8.
[3]赵贝.激励教学法在高中体育特长生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208-209.
[4]李永红.提升高中田径短跑教学的创新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1):79+81.
[5]林峦.激励方法在高中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7):219-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