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宋帅
[导读] 自2002年教育部发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已有近二十年时间。
        宋帅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  重庆  401120  
        摘要:自2002年教育部发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已有近二十年时间。全国各校开始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活动,不仅是采集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更是帮助老师掌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监督和指导学生体能锻炼,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策略。对此本文采用访谈法与文献法,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在高效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和运用方式展开了系统研究,由此提出学校可以从教学分层方案设计教学大纲和教师运用运动处方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关键词:;体质健康;数据库;体育教学研究
1 研究目的
        少年强,则国强。然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显示,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连年持续下滑,主要表现为: 肺活量指数处于低水平,超重和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近视率继续增加并呈低龄化倾向,耐力素质一直在低位水平等。在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把增进学生健康作为学校体育的目标取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随着近些年教学改革的推进,我国学校体育工作也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还有很远的路走。本文针对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运用体质健康大数据的研究,提出基于大数据应用在学校体育分层教学改革和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改革构想。
2文献综述
2.1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之处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问题,每个同学所承受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即运动强度、运动项目、运动方式和运动时间等要素都要适应不同类型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需要。
2.2 体育分层教学的理论基础
        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含义是全体性,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具有最起码的体育基础知识、运动能力和技能。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身体素质和运动项目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全体性和差异性为分层次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根据。
2.3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概念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由体育教师(体育指导者)或体育锻炼参加者,结合身体的体质测定结果、运动经历和健康状况等特点,按各自的健身目的,以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内容和运动负荷强度、频率以增强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指导思想。
3结果分析
3.1运用大数据开展学校体育分层教学设计思路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要求,大学生主要测试:如图1
 
                                 图1:体质健康各项目权重比
        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 100 分,另外男生引体向上和 1000 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均有10分的附加分,因此各学生测试成绩总分为 120 分。评分标准:如图2
 
                                 图2:体测成绩标准
        各学校按照以上项目展开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活动,随后计算出学生体质健康得分,按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免测/缓测”的标准分层级选课。本文依据体育考核成绩,提出体育教学分层设计构想:
        1:测试成绩及格以上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开设的体育专项体育。
        2:对测试成绩未达标的同学开设一门素质与技术结合的“基础体育课”,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
        3:针对身体有特殊情况如“不能正常进行体育锻炼”的同学开设“体育健康课”。
        4: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按及格、良好、优秀进行分级、分班授课。
        5:每年根据考核成绩实行升降级制度。
        6: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同学设计对应的教学内容及考核办法。
        7:毕业体育成绩必须在体质健康测试达到“及格”的基础上方可有效。
3.2 运用大数据开展运动处方教学模式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主要包含:体重指数、肺活量、50 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 分钟仰卧起坐(女)、1000 米跑(男)/800 米跑(女)。学校可以根据7项数据指标,制定针对性的运动处方设计如图3。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如图4

        
        
        
        


                                 
                                 
                                 图4:运动处方实施流程
        1.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可以把学生体质问题分为以下几类:体重超重、上肢力量不足、下肢力量不足、有氧耐力不足、无氧耐力不足、柔韧性差、核心力量不足。
        2..对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教师可以对班级不同学生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问题,针对性做出运动方案。
        3.根据全班的同学的情况实施统一的运动处方,同时,对于不同的学生情况,进行针对性运动处方指导。除了,课堂上的指导,课下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体育需求制定运动处方。
3.3 运用大数据可以为体育教学评价提供手段支撑
        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主要是“一刀切”评价,即采用达标性的考察学生的运动项目技能水平和身体各项素质状况。这种评价方式过于机械化,很难有效地反映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效果,更无法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努力程度,尤其是对体质健康水平较低的学生有失公允。例如有些学生的体质水平基础比较差,在一学期中付出很大努力,但是和其他同学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一刀切”的结果评价很难反映出学生的努力过程。体育教学评价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和体育学习结果,针对不同群体的学生制定特定的评价方案。学生体质健康大数据可以为体育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便利条件,让体育教学评价兼顾过程与结果,提高体育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3.4运用大数据可以为预防运动风险提供有效方法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猝死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研究者调查了 2007 - 2014年间的 58 例小学生猝死事件,其中有 35 例死于体育教学缺乏对疾病学生的预防管理,大约占 60.34%。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对学生运动风险进行评估,对高风险的学生进行风险预警,悲剧发生的概率会大大降低。体育教学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为运动风险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学生体质健康大数据可以记录、分析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已有病史、运动习惯、生活习惯等信息,大数据分析结果可为学生运动猝死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它可作为体育教学预防学生运动风险的有效手段。
4 结论与建议
        总而言之,国家各学校推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活动,不仅为各校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还在一定程度上细化了当前的大学体育教学工作模式,能够有效地“增进学生体质”,提高其体育教学质量;对其终身体育都具有重要意义。各校最大程度的发挥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库的作用,可以掌握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本项目受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院内基金资助
参考文献:
[1]吕庆祝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用教材 [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0).
[2][2]赵平花. 分层教学模式对改善独立院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以太原理工大学学生为例[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 6) : 101 - 103.
[3]张强,张雨辰. 体育分层分类教学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J].体育学刊,2014( 4) : 98 - 100.
[4]杨津森. 中学生体育课中运动猝死两例报道[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3,22( 2) : 195 - 196.
[5]沈莉,常冬梅,李晏龙. 运动处方的制定[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 11) : 1012 - 1014.
[6]赵广高,乐伟民,屈丽萍,等. 体育分层教学模式下大学女生体质健康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 10) : 101 - 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