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 唐传海
[导读] 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
        唐传海
        海南省东方市大田初级中学    572624
        摘要:新时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在国际市场中逐渐占据有利地位,这也对英语人才的要求逐渐提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来说,除了对学生提出英语知识掌握方面的要求,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核心素养。但是就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在初中英语教学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利于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之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尽量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改善应试教育对我国教育教学带来的弊端。在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技能,引导学生逐渐将英语学习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本文将主要围绕初中英语阅读课程的教学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开研究。
        一、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对于初中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来说,其基本任务就是课堂教学,并且将学校教育与国家的课程标准相结合,实现学生培养与国内外的社会发展相适应。在对于现阶段的学校英语教育教学课程开展过程中,应该时刻将课程本身作为建设的重点。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的基础是阅读时间,这也是学生在进行英语学科思维塑造过程中提升自身基础知识储备、英语语感、基本技能以及交际能力的基础,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将英语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最大化体现出初中英语教学成果。
        二、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首先,从教师和学校层面进行分析[1]。在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和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也就不重视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对教师来说,其根本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完成并且通过各个教育类型的考试,并且提升学生的应试技巧和应试能力。长此以往,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之下,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只关心对知识的获取,反而并没有实现英语学习方法的提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样的学习模式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教师为课堂的主体,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制约,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没有体现出来,这样容易造成两极分化的局面出现。
        其次,从学生自身进行分析。英语对于学生来说属于第二语言的学习,并且英语国家的文化与我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英语的基本知识与汉语相比。其相似程度也不高。因此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若是自身的兴趣和学习潜能没有得到开发,那么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能会感到比较吃力,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下降,不利于学生学科自信的树立[2]。


        三、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措施
        (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
        初中学生因为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的差别,因此在学习小过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说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既不能够完全针对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水平开展教学,同时也不能够将教学重心放在学习成绩较好或者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身上。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和学习情况进行层次的划分,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同学来说,学习重点可以为开放性的、难度较大的英语问题,教师可以为其推荐课外的英语读物,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实现自身视野的开阔;对于学习水平处于中等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实现其语言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而对于学习水平一般或者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学重点则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夯实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3]。
        (二)提炼关键内容,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
        要想实现高效的英语教学,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握英语阅读教材中的关键内容。对于英语阅读教学来说,教师需要做到的就是帮助学生进行重点内容的提炼,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敏感性和对英语文章的鉴赏能力,引导学生能够利用批判性的思维进行英语阅读的学习。对于一篇文章来说,教师将其中的重点内容提炼出来组织学生对其进行鉴赏,这是学生与阅读材料进行交流沟通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学生能够透过文章体会作者的内在思想,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实现了延伸和发展。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消化和吸收并不会受到文本内容的影响,这不仅是对英语知识的学习,这更是对英语文化的吸收,有助于学生英语思维的培养。
        (三)创新评价方式,树立学生英语学习信心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是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教师需要创新评价方式,促使评价方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各个层次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的英语学习的信心[4]。在实际评价环节开展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考核;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学生间的英语交流对话评价学生的口语能力;同时,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由学生自己来对自身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加深对自己的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引导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和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实现共同进步。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英语学科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我国英语的实际教学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分层次教学,帮助学生进行重点内容的提炼和赏析,创新教育评价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自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英语学科思维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文娟.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7:0035-0035.
[2]朱君.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2019,000(003):P.120-120.
[3]梁宝江.浅析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东方英语(中英文版),2019,000(010):P.59-60.
[4]吕秋敏.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J].校园英语,2018(7):150-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