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媛
重庆市合川区官渡镇中心完全小学 401520
摘要: 英语学习的两大难题是“记不住”和“不会用”,如果能解决这两大困难,那么英语课堂的效率就会得到有效的提升。记忆力是掌握一切科学知识的重要因素,而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如何有效整合互联网+课堂,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现高效教学,提升学生记忆力,是我今天要讨论的话题。
关键词:记忆力 信息技术 教学策略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学科自然少不了读背的知识,要解决“记不住”的问题,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记忆”过程。简单来说记忆过程就是“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首先,识记可以根据有无目的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而识记的方法可以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识记也会受到记忆者动机、记忆材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它给我们的教学启示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义的、有目的的去识记学习材料,并且老师还要合理把控学习材料的难度、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和适度的激发学生的动机。
其次,保持时间的长短受遗忘规律的影响,心理学上将遗忘的原因大致分为了以下几点,记忆衰退说学派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及时复习强化;干扰抑制说主张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主要是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把最难记的放在开始或者结束的位置,降低先前的和后面学习的材料对重要内容得影响;动机说学派认为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日常生活中,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就是动机说的体现,它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释放自己的消极情绪;最后一种是提取失败说学派主张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永远不会丢失的,遗忘是因为于失去了线索或线索错误所致,而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因此,在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时,我们教学时要尽量多用线索帮助学生刺激大脑提取信息。
最后则是再认会回忆即知识的提取,只要做好前两步知识提取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得多。
结合课堂实际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学生英语记忆力的因素有很多,但学生“记不住”的原因除了先天性的记忆差外,更多时候是因为呈现知识给学生时,知识对学生的刺激度不够,或者学生缺乏记忆训练和受“遗忘规律”的影响没有及时有效的复习而造成的;其次,“不会用”大多是因为教学内容不贴合实际,缺乏语言运用环境或者是知识脱节而导致的。在了解了“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课堂的方式来刺激学生加深记忆。
一、聚焦课堂,高效输入,刺激记忆。
如何通过加深记忆,高效输入的方法解决“记不住”的问题。首先,教师在讲解时要下足功夫,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包括写教案、做课件、学生的学情分析、教材重难点的把握、以及思考通过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重难点等,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在课前做好大量的资源整合工作,在正式上课时配上夸张的语句、丰富的表情、滑稽的动作,学生就会对知识留下深刻印象。
(一)利用“WPS”“喀秋莎”等软件制作精美的课件。
当然,极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课件为高效输入创造了便捷的通道。
(二)“双师&多师”教学。在网络上,通过多渠道获取地道各种教学短视频,这些短视频很多都是老师精心设计的成果,具有很大的实用性,将其利用起来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补充和巩固训练,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互动游戏,寓教于乐。小学生的注意力十分有限,学习时间过长,会让学生感觉疲惫注意力不集中,所以适当的游戏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状态,还能使英语课堂充满无限乐趣。我们可以在课堂上使用传统游戏(如学生抢答读、高低音读、唱反调读)加网联网游戏(利用网络构建小场景,从听说读写等多方面设计丰富游戏)多维度调节学生的官能,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四)利用社交平台,实现真人交流。利用网络社交平台或者学习机构,定期邀请外国人和学生互动交流。
二、聚焦课外,多维联动,复习巩固。
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是用于交流的工具,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显然不能满足学生阅读交流的需要,而要让学生学会一门语言的最好方法是尽可能多的去接触它使用它。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应遵循短课时,高频率的原则,然而要使学生高频率地接触英语,一周三节英语课远远不能达到目的.同时如果教师只能为学生创造英语课堂这么一个有限的语言环境,也无法提供学生充足的语言"习得"的机会, 利用互联网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不仅能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得到长远的发展,并且极具趣味性的作业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知识的记忆。
(一)互联网多维度分层作业。
1.单词复习作业(一起小学,百词斩等软件)。传统的作业就是抄写,比较枯燥和单一,而现在我们通过APP,科学设置作业,从听音选词、看词选场景、以及模拟跟读、影子练习等多维度的布置作业,可以大大降低学生记忆的难度。
2.趣味作业。除了直接练习记忆单词外,我们还可以利用配音、唱歌软件给英语绘本配音,学唱英语歌曲等,从侧面去刺激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这些配音和音乐素材又可以收集起来成为课堂的可用资源。
3.课外阅读作业。老师建立英语学习微信群或QQ群,教师精选学习资料,按期将阅读材料发在群里,学生们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泛读,老师在群里及时解答疑惑。
(二)利用APP数据,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调整教学方式。
以“一起小学”app课后反馈为例,每位学生作业完成用时量、正确率、订正情况等记录地十分详细,这些资源都是老师设计教学时的重要参考数据。
以上是我在教学中, 利用“互联网技术+课堂”采用的一些方法, 事实证明效果不错。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实现了真正的资源共建共享,是挑战,也是机遇,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创新变革提高教学质量,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1]胡晓榕,王洋,于爱莲.大数据背景下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内江科技,2020,41(03):151-152.
[2] 韩永昌.心理学 (第五版)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