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烜丰
海丰县附城镇中心小学,广东 汕尾,516400
摘 要:在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当中,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基础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同样重要,都能对他们的成长起到决定性影响。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管理者和引路人,应当不断创新并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在教会学生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他们的个人素养,让他们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本文针对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加强德育教育进行探究,旨在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途径;探索
小学是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阶段,班主任需要给予他们正确的教诲和引导,让他们接受正规、系统的德育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鼓励他们爱党、爱民,遵纪守法,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成为祖国需要的建设者。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育者要重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身份,从他们的角度出发,不断创新、探索教育模式和方法,将德育教育的强度和质量一并提高。
1 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
小学的学生年龄普遍很小,他们的心智尚不成熟,未经世俗洗礼的他们纯洁的就像白纸,作为教育者,班主任要保证日后在这些白纸上呈现的是绚丽夺目的水彩画,而不是污渍、涂抹,这对班主任来说既是不可推脱的责任,也是充满成就感的义务。
朝气蓬勃的孩子们就如同上好的玉胚,充满未知的可能性,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可塑性,在技艺高超的雕刻师手中,他们能变成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反之也有可能沦为平庸,甚至有害的存在。因此,班主任应该把握住这一重要时期,根据小学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特征,制定相关的教育模式,加强德育教育,为学生的未来铺设一条平坦的道路。
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不仅对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有正面影响,还能帮助学生形成分辨善恶、是非、对错的基础能力,让他们在面对问题时能有独自解决的能力,另外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还能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养成懂礼貌、讲规矩的好习惯,为班主任管理班级减轻了不少负担。
2 关于加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
2.1 在日常教学中植根德育教育
基础知识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界限并不是不可跨越的,相反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对彼此都有促进作用,因此班主任可以在自己的德育教育课堂以外,呼吁相关的任课教师将德育教育带进自己的课堂,糅合进课本的知识里,双管齐下,以达到更高的教学效率。
就如《金色的鱼钩》和《狼牙山五壮士》等爱国主题课文,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想法与感悟将个人见解分享给学生,告诉他们何为“大丈夫生当报国”的爱国觉悟,向他们阐述先辈的伟大、无私,将他们体内的爱国热情唤醒,令他们的爱国热血沸腾,然后再结合时事,勉励他们好好学习,力争上游,做一个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有担当的中国人。这不仅能激起他们奋发向上的激情,还为他们的奋斗指引了一个光明的方向。
再如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规定课堂的秩序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起立”、“老师好”、“老师再见”等程序性的问候语能让学生更加重视课堂的礼仪问题,在课堂上表现的更加端庄得体,另外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在一些常见情境下的问候语、道歉、打扰的词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的优秀品质。
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也要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合作,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打造一个完美环境,让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知晓的层面,更要发自内心的认同,将道德的行为视作理所应当的事情。在教育中遇到具体问题时,班主任应当及时与相关学生家长联系,制定解决措施,及时纠正学生思想上的错误,力争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个体。
2.2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理想是命运的帆舵,一个人只有胸怀大志,抱有崇高的人生理想,才能跨越所谓的山高水长,一步步攀登向上,登峰造极。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人生路上最初的指引者,应当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日出的地方,将他们带向光明。
对一群孩子来说,未来是何其遥远的,他们现在忙着做游戏、写作业,根本无暇顾及未来,这虚无缥缈的事情,然而未来绝非是一件可以暂时搁置,走一步看一步的事情,班主任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他们现在所做的一切,任何微小的举动和决定都有可能左右他们自己的未来,所以他们必须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让自己的人生按照既定的设想发展,也就是说必须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需要树立一个具体的理想,才能激励他们为之不断奋斗。
在课堂上,班主任可以按照学生们的个人兴趣和特长,向他们介绍相关领域的伟人,或者典型事例,让他们明白原来当一个人拥有了信念,就有了成就不凡的机会。在他们树立了明确的人生理想后,他们将会焕发蓬勃向上的进取心和学习欲望,这无论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是裨益巨大的。最重要的是,在不断追求理想的路上,他们将从磨难中汲取营养,渐渐的他们的内心将变得更加成熟、强大,品性也将越发沉稳,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智慧和理性。
2.3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为人师者,欲教授他人,必先正其身。班主任是学生们人格的雕琢师,优秀的作品出自大家之手,品行端正的学生也需要优秀的班主任进行教导。班主任作为整个班级的管理者,在班级的运转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羊群需要领头羊,而班主任正是一头引领学生走向成功的领头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班主任在要求学生遵循规定时,要保证自己也不越雷区一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必须严于律己,端正自己的品行和思想,不可心存侥幸,一时疏漏也许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试想,你的老师在发现你在课堂上偷吃零食后严格的批评了你,甚至打骂了你,而第二天上课时老师却在讲台上自顾自的吃起了饼干,你能接受的了吗?学生们虽然年纪很小,但是他们心思细腻,有时候他们不说,但是会将一件事牢记在心里,一辈子也不忘却,假如班主任的明知故犯为给学生带来了认知上的障碍,让他难以理解是非对错的界限,那么他将很有可能一辈子都会带着这种误解。
所以,无论是班主任还是教师,都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将自己也完全融入到班级管理当中,作为一名学生去遵守日常的规定,为学生们做一个好榜样、好示范。
2.4 面对学生的错误,要心怀宽容
在管理班级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班主任需要保持耐心,心平气和的去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犯许多错误,对我们成年人来说也许那些错误是低级的,是会惹人恼怒的,但对孩子们来说,那些错误是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必经之路,所以在学生犯错时,班主任不妨换个角度对待,将其视作学生进步的契机。
在面对犯错的学生时,批评、呵斥是最不可取的方式,这么做也许会让学生害怕再犯这样的错误,但是永远无法让学生明白改正错误的本质是什么,学生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就无法获得更深层的营养,另外这也极大的破坏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以人为本,育人为职的班主任,应当给予学生应有的宽容,尽管他们犯了错误,也要与他们和善的交流,走进他们的内心,去了解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问题,最后再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结束语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是人类的希望,现在的儿童将是21世纪的生力军,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只有从小注重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真正健康的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肖永基.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生德育培养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9):31.
[2] 钱卫秋.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名师在线,2018,(25):52-53.
[3] 张景瑜.小学生德育教育创新研究[J].才智,2018,(20):84.
[4] 朱健祯.浅谈如何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J].课程教育研究,2018,(1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