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彩云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转水镇新民小学 广东梅州 514000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因此小学班主任如何从德育角度来进行班级的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然而如何开展德育工作也是当前小学班主任需要切实考虑的问题。有效的德育教育改革工作能够有效的改变传统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模式,进而让整个课堂的教学变得更加的有效性,也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变得更加的高效。所以说德育不仅仅是当前小学高年级教育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是分析小学班主任从德育角度来进行班级的管理,以供参考。
【关键词】:德育角度;小学高年级;浅谈;班级管理;策略
0.引言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基础性的工作,但其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上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班主任在德育教学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小学这个阶段的特殊性,德育教育对于小学教育有着必不可缺和不可忽视的作用,积极的开展德育工作可以有效的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对他们的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尽管那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他们还会出现一些叛逆的倾向,所以要坚持以德育的教学思想,用德育理念来感化学生,从而让他们能够服从于班主任的管理,且没有激进的态度[1]。
1班主任要和学生沟通心灵,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观念
其实对于小学的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在思想意识方面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发展,而这个阶段正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理念的最佳时期,所以我们的小学班主任要时常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积极地引导学生朝着一个积极向上的方向进行发展[2]。例如,当学生出现逆反心理时,并不是要用严厉的态度去教育学生而是要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心声,通过放学或者是课间的时间,班主任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坐下来一起谈谈心,了解他们近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或则是学生向老师说一下具体什么事情才会让他们出现这样的逆反心理。所以说不管是学校的教育还是家庭的教育造成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第一时间都需要从学生本身出发,了解事情的源头,让学生能够尽快从不好的情绪中脱离出来。小学班主任从德育的角度出发,通过与学生之间进行心灵的交流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之间相处的更加的融洽,还能够让老师充分的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发展现状,进而树立正确的观念,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这也是德育教育工作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2以德服人,感染带动学生
开展德育工作的首要条件就是教师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然后用自己的美德来说服学生,进而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感染周围的学生,并鼓励他们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自觉的遵守班级的规章秩序[3]。作为班主任而言,需要及时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这也是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之一。首先,班主任要善于学会观察学生的行为和情绪的变化,因为很多时候学生的常态突然发生转变一定是有原因的,例如平常大大咧咧的学生一下子就变得沉默寡言了;成绩本来很好的学生一下子下降了许多,而且对学习的态度也转变了许多,这些情况都可能是学生遇到了一些自己难以解决和承受的事情,这个时候就需要班主任及时的发现。其次是班主任要对了解到的情况,用自己的方式尽可能的帮助学生去改变现状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变得好起来,必要时还可以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来鼓励学生从挫折和失败上勇敢的站起来。对于那些学习成绩急速下滑的学生,班主任还需要和相关的任课老师进行沟通造成学生成绩下滑的一些客观原因,并一起制定一些有效的学习计划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例如上课时多提问、给予学生更多的问答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总的来说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可能被学生所模仿,所以班主任一定要从自身的德行出发,让整个的教学氛围变得更加的融洽。
3当前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小学的班主任所承担的职责非常的艰巨,例如:德育教育、班级管理、生活保障以及学生的常规化管理等,而班主任也是班级的主要负责人。当前小学高年级的德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4]:
3.1对德育工作不重视
现阶段,很多的班主任对于小学开展的教育工作其实很不上心,他们主要是将他们的教学中心放在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和班级规章制度的管理以及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上。因此,很多的小学班主任只是机械性的完成学校所布置的德育教学工作任务,一旦遇到教育部的突常规检查时,就会发现班主任很多时候并没有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德育工作上,这也充分的反映出当前小学班主任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低。
3.2开展德育工作不务实
虽然部分小学班主任开始重视开展德育工作,但是由于只是注重于形式而没有付诸于行动,再加上教学形式的单一性,使得小学实际的德育工作没有得到保障。例如很多的班主任只是在新学期开学的时候开展一些有关德育工作的主题班会用于后期的工作应付,这种德育的教学形式的功利性非常的大,而且这些教师并不是遵循教育工作的规律进行教学的很多时候都是将一些过时的东西或者说“穿新鞋,走老路”,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相违背。
3.3德育工作与社会现实脱节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开展德育工作是为了能够让其更好的服务于时代,进而德育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为我国的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的人才。在我国教育部所发表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5],就明确的指出了德育教育的目标就是为了能够培养更多的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优秀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进而完善个性化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来适应现代化快节奏的社会发展。
但是就目前的小学实际的教学现状来看,德育教学工作只是学校的范畴,与社会并无实际的联系,这样的想法充分的说明了学校在开展德育活动时和社会的脱节,就新时代的德育教学要求来看,我们不仅仅要以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阵地,而是要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更好的与社会进行联系,进而不被社会的发展所淘汰。
3.4缺乏德育工作的专业知识
小学的德育教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而系统的教学工程,它并不是依靠几次简简单单的主题班会和几场活动就可以达到最终的德育教学目标的,它所涉及的知识领域特别的广泛包含了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教育等在内。很多的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就是因为没有将自身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一些重要的关注点造成了学生在进行学习和生活时出现非常大的偏差。教师在德育知识领域的认识也是导致德育工作水平无法提升的重要因素。如果班级所开展的德育活动严重缺乏创新性,就会让学生变得麻木进而参与的积极性就不高,再加上现在很多的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学工作水平不高,导致在安排学校所下达的德育教学目标时会有很大的偏差和不能够积极的贯彻教育部的德育工作安排,也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的德育工作。
4提高小学高年级德育教学质量的方法探索
本文主要是针对现阶段我国小学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从我国当前的教学目标和教育的形式出发,结合实际情况从各个角度来落实小学高年级的德育工作[6]。
4.1在细节中落实德育
对于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不应该只停留在口头表达上,而是要让它充分的体现在实际的活动中去。因此,我们必须要明白开展德育工作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从而让他们的内心得到净化。此外,我们的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需要从一些的细节出发来贯彻落实好德育工作,并让学生从小事和点滴做起,建立起优良的品质,体现出德育的实际效果。就拿一件日常的班级小事为例,很多时候教师的值班工作是没有老师进行监督的,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人偷懒、浑水摸鱼,对于班级的值日工作不上心,这看上去知识一件非常小的事情,但是老师如果不及时的进行纠正的话,就会让学生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甚至最后学生会成为一个不敢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对于这样的小事情,班主任其实可以建立一个值日的评价制度,对于做得好的同学进行奖励,做得不好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小惩罚,这样可以彻底的改变学生对于班级的值日态度。这充分的体现出一点小小的改变其实是可以彰显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而且这样表明德育教育在我国的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4.2在教学中落实德育
除了在实际的生活中贯彻落实德育工作,还需要在小学生的日常文化课中融入德育教学。事实上所有的学科和德育教育都有非常好的切合点,只要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够承担起德育教育的责任与义务才能够推动我国德育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班主任以及任课老师如果能够从德育角度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学科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教学中感受到德育所带来的好处,从而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上的提升,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要求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中充分贯彻落实德育工作。
4.3在活动中落实德育
从很多的实际情况中可以看出,很多的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出现了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因此会出现对班主任和家长的抵触性,所以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时,要对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改革,尽可能的让德育教育形式更加的多元化、新颖性,从而让学生消除这种抵触心理。对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可以将一些社会上的热门时事加入到主题班会中去,班主任再灵活的将德育理念贯彻到对热门时事的讨论中去,让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平等的交流形式,可以极大的释放学生的思想,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实教师所需要做的工作就是积极的引导学生,并在交流中渗透积极、正确的价值观,让学校能够更好的开展和落实德育工作。
4.4在实践中落实德育
现阶段,我国小学的德育教育很多时候还只停留在教育的层面上并没有进行实践的应用,因此显得非常的没有意义[7]。有效的德育教学工作是需要通过实践去落实的,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对学生的心灵和情感进行感化。因此,学校需要定期的开展有关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丰富德育活动形式,改变单一化的模式,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一些与传统节日的有效结合:母亲节可以开展一期以“孝”为核心理念的德育教学活动,增近小学生与父母之间的距离;端午节可以让学生回顾屈原爱国的历史,让学生在无形中养成爱国主义精神。
5.小结
综上所述,其实从德育的角度来考虑小学高年级的班级管理中,可以让班主任作为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基础,进而积极的引导学生们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对自身德行来感染学生,从而有效的带动整个班集体自觉遵循规章制度,最终让整个的班级氛围变得更加的融洽。此外,还可以通过对德育教育的大力宣传和推广,让学生在无形中得到改变,并且让教师和班干部对班级的管理可以真正的做到“形散而神聚”的地步,最终保障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的有序性。本文只是为大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参考,希望在小学高年级的班级管理中能够将德育教育理念贯彻其中,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全菊.从德育角度浅谈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管理策略[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05):P.160-160.
[2]芮亚培.从德育角度谈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管理策略[J]. 科幻画报, 2019(1).
[3]陶莹.浅谈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03):75-76.
[4]卓玛.创新德育工作 放飞美丽童心——浅谈小学高年级德育的有关策略[J]. 教师, 2015, 000(033):16-16.
[5]项沁.信息时代下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 散文百家(下), 2019(6).
[6]张池珍.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几点策略[J]. 报刊荟萃:下, 2018(4): 251-251.
[7]张锐.小学高年级教学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探寻[J]. 新课程.综合, 2019, 000(009):P.21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