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红
德阳第二中学校 四川省德阳市 618000
摘 要:
学校是除了家以外,学生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而老师也是学生除了家长以外接触最多的人。因此,老师是教育学生、引领学生具备积极向上思想的关键,必须要担负起教育学生的重任。但是,近些年来,管理学生和管理班级的难度逐渐上升,意味着如果老师处理不得当,就很容易让学生误入歧途,无法再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本文就针对此现象展开了论述,通过加强家长与老师、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展开了深入探讨,希望能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为学生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关键词:
初中; 班主任; 德育教育;
一、初中班主任应当保持初心,尊重爱护学生
(一)初中班主任应当学会倾听,尊重学生的声音
青春期是每个学生或早或晚都会在初中经历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比较敏感,不仅面临着身体上的发育,对于情感上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在这个时期,老师们无疑成为了除家长以外与学生关系最为亲密的人。老师们应该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为学生解答疑惑。学生也因为与老师吐露心声,更加的亲近和信任老师,此时老师们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言传身教,找到科学合理的方法与方式解决学生的困惑,让学生感受到温暖,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为之后的教育打下夯实的基础【1】。
(二)初中班主任应当保持初心,实现师生之间的互相信任
与人交往,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互相信任,这在平时的相处中至关重要,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应该把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作为重点。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首先应该让学生信任自己,并且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让他们相信周围的事物,让学生体会到被人信任的感觉,这样才能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平时的学习活动中来。首先,相互信任的基础是先相信对方、先尊重对方,只有对方感觉自己被信任和尊重之后,才会给予你同等的关注,因此,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该先培养学生能够做到互相尊重,彼此之间才能够建立信任。但是有些班主任老师就对不同的学生有着区别对待,他们认为学习好的才能够得到信任,而对于品行差或者学习成绩不够优秀的学生,不论他们做的有多优秀,老师们总会对他们有一些保留,不能够完全信任【2】。这种情况只会让品行差或者学习不够优秀的同学陷入自我否定的状态中,甚至有可能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状态甚至是以后未来的发展道路。因此,老师一定要对每一位学生给予同等的关注、同等的信任,做到一视同仁,这样才能让学生觉得受到了同样的尊重,能够萌生出强烈的责任感,更加努力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并且在为人处事中有着良好的品行。
二、不断完善班级管理的相关制度,并营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围
现阶段的初中生的班级管理制度并没有根据时代的进步而做出改进,这可以在近些年来的数据中得出。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着自己的价值观,他们已经能够明辨是非,而过旧的理念和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学模式,因此完善班级管理的相关制度至关重要。
(一)管理体系建立要具有透明性
管理体系想要发挥作用还得有合适的人对其进行管理,这就涉及到了班委成员的选举。班主任应该给予学生们公平公正的机会,进行平等公开的竞选,这样选举出来的班委成员会更加的符合民心,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为班级、为同学服务。同时学生会感觉自己得到了尊重和信任,这样能增加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默契度,让班委成员以后的工作能够更加快速的完成【3】。
除此之外,这种公开通明选举出来的班委成员是学生们共同推举出来的,在各个方面都能够满足学生们的要求,学生也会愿意听从他们的安排,为他们之后管理班级时更加的方便。
(二)学习环境管理共同监督
初中阶段是学生的青春期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在情感方面比较敏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这个阶段也是对学生性格初步定型的阶段,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也应该要着重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以及放更多的关注在思想层度上的培养。因此,在这个阶段,老师可以制定相应的班级制度,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督促来鼓励学习。但是这种制度不能过于强硬,不能强制性的要求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样只会适得其反,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应该科学合理的制定班级制度,让学生自愿的听从安排,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创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因此,制定合理的班级制度,在学习上互相督促学习是接下来老师们重点的关注方面,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师生互相学习,进一步优化师生之间的关系
德育教育不仅是针对学生而创办的,老师们在德育教育中也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初中班主任应该以终身学习为己任,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带给学生积极阳光的一面,与学生之间多增加沟通,互相学习,体现出老师的自律性。
(一)初中班主任向学生学习是现阶段优化师生之间关系的重要举措
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很强,他们会学习与他们关系密切的人的行为举止,因此老师们要严格规范自身的行为,从自身做起,为学生做好榜样,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首先就应该做到对人对事要有谦虚的态度,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只要对方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就要虚心接受。对于学生同样是如此,不能因为对方是学生,就觉得向对方学习很丢人,就不采纳对方的意见,只有当你做到与他人互相学习时,学生才会觉得你是个值得令人学习和尊重的好榜样,才会向你学习。而且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们还可以清晰的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度,让学生能够主动的找老师进行沟通,为他们解答疑惑。如果长期进行这种学习活动,让大家互相学习,还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为他们以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4】。
(二)运用师生道德互评的方法,优化学生与班主任的德育素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如果想知道自己教学质量的好坏,可以采取匿名投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方式即可以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信任度,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评价及时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可谓是一举两得。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亲密度,形成良师益友的关系。
四、结语
上述论述了老师教育学生的方法以及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由此可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德育教育所占的地位。老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拉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及时发现他们自身的优点并加以培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大力发展和弘扬德育教育,并不断进行改革和深入实践,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邓浓欢.初中班主任如何利用微信开展德育工作[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34.
[2]田湘丽.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重要性的研究[J].华夏教师,2020(20):87-88.
[3]黄瑞君.提升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才智,2020(18):195.
[4]吴文柱.探究如何在初中班级管理当中进行德育教育[J].才智,2020(1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