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白
厦门五缘实验学校
【摘要】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演算求证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丰富学生数学认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认为通过建构数学灵动课堂里的“四个有”,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关键词】数学 灵动课堂 有趣味 有深度 有温度 有延伸
《数学新课标》里讲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数学课程向学生提供了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为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和交流,提供了素材。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身边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演算求证等一系列教学活动,丰富学生数学认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认为通过建构数学灵动课堂里的“四个有”,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一、灵动课堂里有趣味。
数学灵动课堂里有趣味,是一节课成功的开始。兴趣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研究表明,有趣的东西更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从小学生数学学习心理来看,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重新建构的过程,因此将抽象的数学关系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事例,将使儿童学得更主动,学得更有兴趣。
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有趣的情景,哪怕是一则猜谜、一个小故事,一首歌曲,一小段视频,都能引发孩子的兴趣,有趣的导入在起始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接着老师在课中串起数学儿歌创编、口算抢答、计时比赛等活动,又进一步激发孩子数学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基于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我们在课始课中课末都能穿插安排有趣的丰富的活动,能牢牢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体现了一个灵动的数学课堂。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中——
师:我们今天请来了动画片羊村里的羊羊们跟大家一起学习。首先请羊村长给大家出一则谜语: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笔、买书、买玩具,全都用到它。小朋友们,猜一猜,这是什么?
生(齐声):人民币。
……
这样引用动画卡通,猜谜,这些都是孩子喜欢的事物,能引导学生更快进入学习主题,既揭示人民币的作用,又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
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老师引用朗朗上口的数学儿歌“尖尖嘴巴朝小数,大大嘴巴朝大数,两数相等用等号”,非常形象地让孩子记住了“<、>、=”三种数学符合的使用。
这样的例子非常多,都有力地说明了数学灵动课堂里少不了“有趣”这两个字。
二、灵动课堂里有深度。
我们一节数学课不是单纯的有趣,并不是在蹦蹦跳跳,热热闹闹中度过了。一切设计都是为了后面的深度教学做铺垫,一切开始都是为了后面的深入浅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要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就会越加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
都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有思考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数学课堂,有思考的课堂才是有深度的课堂,有深度的课堂才是灵动的课堂。深度教学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深度教学才能使数学回归本体,凸显数学味。
我们在教学《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那么如何进行深度的教学呢?于是我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冲突一:两个面积相近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靠观察很难看出哪个大一些,用重叠的方法也很难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从而使学生产生认识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方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接着在选合适的图形作为测量单位时,制造冲突二: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选用“圆、三角形、正方形,要用哪个图形最合适?”让学生通过操作,自主探索,启发回答,对比观察,发现“选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和准确”,最后老师出示国际上正是统一规定了选用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
这样通过一系列深度的探究,让孩子理解接受了正方形作为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有深度的探究教学才是真正的数学灵动课堂。
三、灵动课堂里有温度。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主阵地,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能很大影响孩子对学习的探究和接受,所以教师永远都要把好的情绪带进课堂,要引导孩子学会倾听老师,倾听同学,互相尊重。教师要积极正面评价学生的回答,对学生对的行为加以表扬和肯定,对学生错的行为要提出批评和指出改正,要让学生分清是非,而不是对学生惩罚或不理睬。一节课里,教师的一颦一笑,严肃与慈爱并行,对学生有爱和好的评价,那么一节原本只有数字与符号的课堂才能成为有温度的课堂,而不是冰冷地做题练题,批评这个不好,批评那个不对。
数学灵动课堂里流动着师生有温度的对话互动,教学活动才富有意义。在教学低年级《平面图形的练习课》中,老师常常对学生进行夸奖:老师也觉得你好棒呀!快给自己鼓鼓掌吧!小兔子说谢谢你呢!……非常温情的话,能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播下美的种子:课堂美,语言美,行为美!在教学中年级《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时,对学生鼓励:你真是计算小能手!你算得真准确!……这样的评价,让孩子有成功的体验,激发孩子的上进心。在教学高年级《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时,鼓励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采用割补法,添加辅助线等方法,肯定孩子的探究结果,表扬孩子“同学们对你刮目相看呢!”“你的办法妙极了!”“你的数学眼光真敏锐呀!”……
人们都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数学课堂里有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有许多语言产生,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有情感的人,不是产品,所以我们要用有温度的教学开启一节数学灵动课堂,要用有温度的教学启发孩子的思维,成为孩子真正的良师益友!
课堂里还常常有一些意外发生,比如孩子不舒服,上着上着就吐了一地,这时,作为教师的你正上得投入,突然来这一下,教室里肯定像炸开了锅一样,这时,作为教师的你态度非常重要,如果你嫌弃了,那么这个生病的孩子会招来更多的嘲笑,如果你能先暂停一下教学,招呼一下有爱心的同学赶紧帮忙处理,那么会让这个生病的孩子心存感恩,不再害怕遭到嘲笑和嫌弃,对其他孩子也起到了爱心教育的作用。
数学灵动课堂里有温度的教学,都融入在老师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之中,让我们真正履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四、灵动课堂里有延伸。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诺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将数学课堂里所学的在生活中所用,让学生深深体会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的应用真广泛,从而激发孩子爱上数学学习。
数学灵动课堂里有延伸,就是要引导孩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来发现数学问题,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反过来又用数学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角的认识》,生活中到处有角,孩子们都很熟悉,接着从生活中的角抽象出数学上的角,教学角的三要素:一个顶点两条边,以及认识三类角:锐角、直角和钝角。反过来用所学直角知识来确定生活中的直角。
数学灵动课堂里有延伸,就是要拓展孩子的数学知识面,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里,要引导孩子进行广泛的数学阅读,要引导孩子走进数学史,走进数学故事,走进数学奥秘。在数学校本课里,给孩子讲讲《生活中的数学》,如最美丽的植树图:在很久很久以前,阿拉伯数字王国的国王过20岁生日,罗马数字王国派人送来了20棵珍贵的树,作为生日礼物。阿拉伯数字国王十分高兴,他命令“20”大臣将这20棵树栽在宫廷花园里,每行要有4棵,还要使行数最多。这可是一个很难很难的问题啊。“20”大臣张榜招贤,凡是能巧妙地栽这20棵树的人将有重赏。可是,谁也设计不出来。“20”大臣日夜思索,翻了大量的资料,又用石子进行了一次次的试验。他画了成千成万个图样。画着,试着,忽然,他眼睛一亮,看到了一张极其美妙的图案。“20”大臣立即把图案奉献给国王。国王见了非常高兴,“20”大臣指着图案对国王说:"陛下,您看,图中所栽的树不论横数、竖数或斜数,每行都是4棵,这样最多18行。"国王赞叹不止,说:"这样美丽奇妙的植树图案,我在任何公园都没有看见过,简直太美妙了。我要重重地赏您!"
其实这是一位名叫山姆·劳埃德的数学家发明和设计的,大臣只是把他的图案用到植树问题上来。从此,国王就把这个图称为“最美丽的植树图”……
此外还有蜘蛛的贡献、哥尼斯堡的七桥问题、铁锤与音乐、勾股定理与无理数、二进制与八卦……非常非常多的数学故事和数学趣题,都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之后可以延伸拓展的。
综上所述,建构数学灵动课堂里的“四个有”,让孩子爱上数学课,学好数学课,建构数学灵动课堂里的“四个有”,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传递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扎扎实实学数学,用数学。
【参考文献】
1.《灵动课堂:从传授知识到传递智慧》(作者:陈海烽)
1.《生活中的数学》(郭蒿主编)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3.《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作者:苏霍姆林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