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之趣味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1张玉龙 2陈雪珠
[导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并没有那么强烈
        1张玉龙  2陈雪珠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柯坪县盖孜力克镇中心小学   843600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柯坪湖州小学  843600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并没有那么强烈,反而对趣味性的事物非常感兴趣。为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从趣味教学的角度进行切入,为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趣味,让学生在趣味的驱使下集中精力进行数学学习,并提高自身对数学的热爱程度。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就需要从细节方面进行着手,为学生设计多种多样的趣味教学方案。本文基于小学数学课堂之趣味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趣味教学
引言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既是学生未来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又是学生数学能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仍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慢慢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一时还很难接受比较复杂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以兴趣着手,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从而达到整体教学效率提升的目的。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创设趣味情境是课堂上提升学生注意力常用的方式和手段。对于有着活泼好动、爱玩爱闹天性的小学生来说,实现他们由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变的媒介在于兴趣的培养。而借助多媒体等先进的教育手段实现良好情境的设置,能够摆脱传统单纯语言文字讲解带来的枯燥课堂氛围,充分刺激并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集中到课堂上。新课标提倡课堂教学师生民主平等,一起构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来说,发动师生的共同力量,更能体现出师生两者之间的民主平等。并且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应与学生一起融入于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教师呢,应对学生不断启发、加强引导。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并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特征?紧接着教师画出角,提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然后再与学生一起制作角,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多思考,自己只需起好自身的辅助作用就行,还可以出示用角创作的画,引导学生一起尝试着用角创作出诸如此类美丽的图案。这一系列过程都有师生的共同参与,不仅能使学生激情满满,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和谐生动。
二、设计教学游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趣味教学,首先要了解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趣味。游戏可以带给他们很强的愉悦感。所以,教师可以将游戏带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同时也需要将数学知识融入进行游戏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进行高效的数学学习。

例如,在进行“混合运算”的教学时,笔者给学生设计了计算闯关游戏,仿照密室逃脱的形式设计,每一间密室中都会有五道计算题,学生只有计算出正确答案,才能逃出房间。一共有五个密室,共二十五道计算题,看看哪位学生可以以最快的速度逃出来。对于这样的设计学生非常喜欢,在他们看来,这已经不是在进行数学计算,而是在玩游戏。如此一来,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又能锻炼他们的计算能力。
三、把教材内容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开展趣味教学,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数学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我们要充分挖掘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降低知识的陌生感。比如在教学合理安排时间时,首先通过播放一个生活片段,(小明起床后先打开录音机,边听英语磁带边洗漱、吃饭、整理书包,然后上学去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看看别人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再通过提问引人新课,让他们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当中,不由自主的就会运用刚才播放的片段当中的方法去思考问题。这样就让学生把现实生活与数学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深切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更加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
四、开展自主探究式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循序渐进地在日常的课堂活动中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三角形”这一知识点时,可以先引导小学生学习“什么是三角形”,利用多媒体向小学生展示三角形的形状,然后引导小学生利用手中的文具,如直尺、量角器等,通过测量边的长度、角度进一步了解三角形。紧接着,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三角形,请大家看教材,动手量一量、测一测,你能发现教材中的这几个三角形有什么特点或者有什么规律?同学们量完、测完可以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和同学、老师分享你的学习成果。”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时,要遵循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循序渐进原则,先让小学生学习相对简单的知识,再引导小学生深入探究相对复杂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小学生合理利用手中的文具来学习数学知识,让小学生在动手测量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多样性,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结束语
        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氛围能够很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开展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活动,锻炼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师素质能力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王天琼.浅谈趣味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96-297.
[2]樊著权.探索小学数学趣味性课堂的打造模式[C].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年南国博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中国环球文化出版社、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教创新(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19:231-233.
[3]钟亦黎.巧用趣味情境,让数学课堂活起来[J].亚太教育,2019(08):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