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真
泉州市丰泽区第一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塑造学生个性的最好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在认知上比较灵活,也比较容易接收新鲜事物。语文学科的课外阅读能够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巩固课内所学,是不可多得的练习手段。本文就小学低年级段如何进行课外阅读的安排进行讨论,以部编版教材为例举例说明具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办法,供其他教师参考。
关键词:语文阅读;课外阅读;小学阅读辅导
引言: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良好辅助锻炼手段,利用好课外阅读,就可以更好地巩固所学,提升语文综合能力。而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语文课外阅读是十分重要的任务,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学习目标安排最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案,发挥课外阅读的最大效果。同时在安排课外阅读时,也要搭配适当的练习来巩固阅读所学到的新知识[1]。
一、小学阶段语文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材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围绕着一些字词的基础知识编写。尤其是在低年龄段的教材当中,知识的过渡性显得非常明显,从字到词,再由词到句子,最后由句子构成文章。低年级的阅读材料一般不会涉及过多的语法以及高级结构,在学生阅读时不会有太大困难,主要是让学生培养适应篇章阅读的能力。阅读能力是字词句掌握的综合体现,阅读能力的高低展现了学生对字词句掌握能力的高低。其次是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包含对作者写作的客观分析,加上读者主观的情感投入。阅读材料的同时,也能让学生积累素材,无形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所以小学阶段的阅读能力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需要重视阅读课在语文课当中的占比,更加自由地让学生进行阅读,更加广泛地阅读不同的材料,不仅增长了见识,同时还可以将其运用在学生自己的写作当中。
二、小学语文阅读辅导教学方法分析
阅读是对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提高,在学习单个的字词时,字词有的仅仅就是字词本身的意义,而不同的字词放到文章当中,便有了不同的意义,即便是相同的字词,在不同的文章上下文环境中,也会体现出不同的意思。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学段挑选的课文,一般都相对简单,且当中掺杂部分口语化[2]。这让学生在阅读时更加容易,文章难度大大降低,并且更好理解。同样教师在挑选相对应的课外阅读材料时,也要顾及到学生的能力范围。主要的课外阅读辅导教学方式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选择内容相关的拓展材料。
教师在挑选课外阅读材料时,一定要注意尽量与当天学习的课文内容相匹配,或者说是课文内容的补充与拓展,例如,在教材当中,从某某文章当中节选了一部分作为本课的课文,那么教师可以在布置课外阅读指导作业时,让学生阅读全篇文章,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让学生对于教材当中的文章背景有所了解。
(二)选择难度相当的拓展材料。
教师在挑选课外阅读材料的时候,要顾及到低学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学习到的字词数量不足以支撑学生去理解难度过大的文章,要挑选适合学生理解能力的简单文章。
且教师在准备阅读材料时,应当提前对生词进行拼音标注以及对一些生僻字或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生词、难以理解的句子进行注解。避免为学生带来不必要的阅读困难,削减阅读的信心。
(三)搭配适当的练习巩固。
课后练习的布置方面也要认真对待,有些教师注重课外阅读的拓展数量,但从不布置相关练习,这就导致了阅读与应用的断层。
搭配适当练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练习中更好地理解语句和词汇的应用,这为进一步的学习写作能力做了很好的铺垫。
搭配的练习种类应当包括文章生词的记忆和好句好词的积累以及一些基本简单的阅读理解题目,题目形式主张开放式解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在问题的批改时,教师也应当尊重学生的想法,语文是一门没有绝对对错的学科,大部分问题是开放式的分析题。所以教师要积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提高阅读综合能力[3]。
(四)定期开展课外阅读交流会。
学习一样新事物的必须的能力之一是总结。而课外阅读交流会能够很好的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同学的总结能力。教师可分组布置内容相近和难度相近的课外阅读材料,在阅读交流会时,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讨论。这样既促进了班上的语文学习环境,同时又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同时学习小组的模式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其他一些学习项目中取得更好的成就,利用学习小组,学生可以互相考核学到的知识,可以在理解困难时互相讨论交流想法。同时,学生可以避免面对老师时的紧张情绪,在同学的面前讨论问题会更加自由和放松,也就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
三.以部编版为例,分析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辅导方法
以部编版为例,小学二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当中的“大禹治水”一文中,课外阅读的材料选择的范围非常大,大禹治水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故事,相同篇幅和类似题材的古代故事也有很多,同时也可以向学生拓展一下这段历史时期当中的地理知识,人文知识等等。以及当时人们的治水手段,可以同和现在的治水手段进行比较,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语文层面的知识,在其他学科上也能有所收获。所以说课外阅读可以使综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当中识字部分有一课是“传统节日”,相邻不远的一课叫做“中国美食”。这两节课可以有机结合到一起,作为一次课来上。教师可将传统节日对应的中国美食向同学们作简单介绍,并在预习作业当中布置几个传统节日,让学生去了解传统节日对应的美食文化。不仅如此,在这一部分的课外阅读指导作业当中,应当向学生拓展比较冷门的传统节日,以及一些节日的传统叫法,可以适当的在课堂当中拓展小部分的古文别称,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与文字的魅力。
同样是二年级下册的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寓言二则一课当中涉及到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个经典寓言故事。学生可以根据课文当中的内容,总结出寓言想要表达的哲学道理,并进行小组交流。在作业的布置上,教师应当让学生查找类似的寓言故事,在交流会上进行交流展示。在交流时,学生需要说出自己对于寓言故事的看法,以及通过寓言故事明白的道理。在接下来的“小马过河”一课当中,同样也类似于寓言的题材,可将这三课放在一起学习。
教师在布置课外阅读指导作业时,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就是内容适当,字数适当,难度适当。同时要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文化和中文的内涵。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没有时事快,所以教师也可以通过阅读课外补充材料的形式,让学生更加了解时事,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培养更强的材料阅读能力[4]。这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
四、结束语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在未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时,要十分注意阅读材料的选择,最好是与课内内容相关,且难度相同的材料。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也需要一定的练习题来配合,增强一些知识点的记忆,从而综合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徐爱华."悦读",让孩子步入语文学习快车道——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安徽教育科研,2020,000(007):P.114-115.
[2]林志忠.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以课外读物《格林童话》整本书为例[J].青年教师,2019,000(004):28-29.
[3]张志红.用心灌溉绽放花朵——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2019,000(004):81.
[4]王美华.浅谈如何有效进行小学课外阅读指导[J].文渊(高中版),2019,000(00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