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邯郸冀南新区铁路小学056046
摘要:有效的朗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记忆,还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科学合理的指导学生有效朗读,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文本中的音调变化,带入更多的情感,如果能形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有更深的帮助。本文将归纳学生朗读中的常见问题,随后根据问题出发,分析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朗读;策略研究
引言:
朗读是加深学生记忆的最根本途径,同时学生用更饱满、更富有情感的方式朗读,还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更好地读出作者的情感表达。朗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效果并不完全出色,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时需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提升学生的朗读兴趣,寓教于乐,其次提升学生的朗读技巧,做到会朗读、热爱朗读、有效朗读。
一、小学语文朗读中的常见问题
(一)学生朗读兴趣不足
学生对于朗读没有兴趣,必然会影响朗读效果,尤其是对于没有太多学习责任感的小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朗读兴趣,朗读过一两遍之后就会觉得朗读行为和朗读对象较为枯燥,从而从心底里排斥朗读,朗读效果必然不佳。
(二)学生的朗读没有代入情感
有效的朗读是学生在心神开朗、饱满的情况下,代入丰富的情感去朗读一篇文本,在朗读中逐渐代入作者的写作情绪,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然而学生在大量的、重复性的朗读中已经消磨了兴趣,没有代入丰富的情感,太过格式化,朗读就像是在“念经”,这样的朗读远远达不到有效朗读的水平。
(三)朗读目标不明确
在朗读前没有建立良好的目标或问题机制,即我在朗读什么、从中学会了什么、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没有计划,朗读所得是碎片化的、混乱的、片面的,如果教师提前设计一些问题或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或目标去朗读,会加深朗读效果,让朗读更有效。
二、提高小学语文有效朗读的策略和建议
(一)规范化朗读
要让学生做到有效朗读的前提,必须是规范化、标准化朗读,对一篇文本的字词朗多标准、准确,不能有错别字,发音要准确,这是朗读的基础,教师需要严格把关,对不规范的现象一经发现要立刻喊停,并立刻教导学生,避免问题混淆不清,持续下去。
(二)不断提升学生朗读的兴趣
1.减轻朗读负担:部分教师经常将朗读和背诵结合在一起,朗读就是背诵,就有背诵要求和指标,需要后续检查,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朗读的压力。
事实上,背诵只是朗读的一部分,教师要明确这点,不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和压力去朗读。
2.良好课程导入,激发兴趣[1]:小学生年级小,很容易放弃,针对这一点教师运用良好的课程导入,还原背景,让学生阅读更有兴趣,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放映相关音乐和生动影响,配合学生朗读。
3.鼓励学生朗读: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朗读迟迟开不了口,教师要鼓励这样一类学生朗读,给予这一类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关怀。
4.学生自主选择朗读文本:如果由教师来布置朗读任务,学生自然而然会产生抵触情绪,而让学生自主选择朗读文本,学生的兴趣会更加充沛(两者的结果很可能是一样的),教师将选择权教给学生,再适当引导,同样能达到朗读的指标,也能提升学生兴趣。
(三)不断对朗读教学创新,做到有效朗读
教师应对朗读进行创新,不仅要调动学生情绪,更要用更巧妙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朗读,教给学生朗读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带入情感朗读:带入情感朗读是非常有效的朗读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导中要以身作则,注意朗读文本中的情感表达,注意朗读时迟急顿挫,注意关键地点和转折处的升调变化,在朗读中带入情感,不断感悟原作者的写作情绪,必然能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深的领悟。
2.带入角色朗读[2]:对于可以扩展的对话型文本,可以适当拓展,将朗读从单人阅读变成多人配合阅读,每人分配一个角色,有主角、配角、旁白等,学生不再是孤岛式朗读,相互配合增加了趣味性,学生的朗读会更加有效,随之而来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为防止朗读效果单一,也可让学生换角色朗读,逐渐完善。
3.带入问题和目标朗读:上文提到,如果没有问题或目标机制,学生的朗读所得是混乱的、碎片化的、单薄的,而带入问题或目标机制,规范学生的朗读思维,让学生的思考不至于没有方向。具体来说就是教师给学生设定一些朗读问题或目标,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目标去朗读,如:“这篇文本讲了什么”、“文本可以分为几个过程”“你读过文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侧面启发学生的朗读行为和思维扩散,在朗读结束后,让学生回答相关的问题或目标,学生朗读的收获必然会更加清晰,但同时,要注意不要给学生太多任务性质,不要过多要求,顺其自然提问就好。
4.朗读分享:学生在朗读之后的获得,教师可以留下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分享,方式可以是左右上下同座成组,又或是让学生上台讲述,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5.评价与反馈:对学生朗读中的表现给予反馈与评价,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持续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也要给予鼓励,但也要找出他们朗读中的问题所在,随即改正,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挑出典型,树立模范,给予适当奖励,形成良好风气。
三、结束语
朗读是阅读的一部分,也是对阅读最好的补充,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技巧,做到有效朗读,这样学生对朗读文本的理解和记忆都会变得更好,教学质量势必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桂琴.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朗读指导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10): 202-202.
[2]陈学英.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朗读指导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0(10): 19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