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现状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0期   作者: 谢琼
[导读] 小学高年级教学中,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推进,
         
          谢琼
          重庆市垫江县文化路小学校 408300
          
          摘要:小学高年级教学中,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推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习作部分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习作内容也逐渐加深,这也使得对教师的具体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要求提升,但在这一过程中,很多问题也逐渐被暴露出来,影响着随堂习作的高效进行,为更有效的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提高工作的重视程度,对随堂习作教学中所面临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提出更可靠的教学策略,使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学习积极性提高的同时,提高习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现状;策略
          
          一、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虽然随堂习作部分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重视,并在具体教学中的到普遍的实施,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常遇到各种问题,特别是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课堂教学内容的训练形式都比较死板,这也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很难得到提升,实际教学效果普遍不理想。
          当前在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仍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导致很难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主动参与到习作练习中,这与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很大的关系,机械死板的完成教学任务,模式化缺乏创新的教学,会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产生。在这种固定模式化的教学中,教师通常让学生进行三段式的习作结构联系,并过分强调开头结尾对主旨的升华作用,这种结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很难进行习作的创新联想,长此以往就会丧失练习兴趣。在命题方面,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是依照相关标准和经验进行固定化的命题,这也使得也出的习作内容比较单调无趣,很难让学生积极的进行创作,这种不考虑每个学生实际情况的现象,使得学生的写作内容和基本构架很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的状况。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策略探究
          (一)激发学生随堂习作兴趣
          对于学生的兴趣了解看似比较容易,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想要更好的将不同学生的兴趣融入到具体教学中,并能够有效的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全面激发,这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其已经形成自我意识,并具备比较强的主动思考能力,能够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在思维拓展中情感也得到丰富,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通过学习视野的拓展,让学生多增加对不同知识领域的掌握,以更好的实现在习作中的渗透,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让学生产生对课本中固定内容和形式的枯燥感。例如,在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教学中,习作主题是“漫画”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漫画作品中的教师形象,并配合故事进行讲述,让学生能够进行身边教师的联想,从而更全面的进行习作描写,在简短的习作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价,最好能通过评价使学生的积极性提升。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和阅读习惯
          无论是哪一学科中具体能力的掌握中,一个良好的习惯养成都是至关重要的。在随堂习作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运用,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习作和阅读的习惯,进而让学生实现在这一过程中达到经验的积累,使知识储备得到增加,并能够拓展习作的范围。比如,可通过让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反复的进行题目后具体内容的仔细阅读,通过思考先理清思路,然后再开始写作;在写作进行中,没写完一句都要通过仔细推敲,确定描写是否合理有无错误,写完后也可同桌之间相互进行阅读检查。在阅读习惯的养成中,可推荐学生一些经典文章和书本,使学生的写作素材得到积累。
          (三)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在不同类型文章的写作中,都有其基本的写作技巧,对于这些基础知识,教师要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进行知识的渗透,还可通过一些优秀的写作素材对相应类型文章的写作技巧进行介绍,并让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多进行写作技巧方面内容的划分,通过日常积累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还可很好的实现学生文学修养的提升,提高习作的审美表达。例如,在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匆匆》这一课中,其中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这句话就用了排比的手法,教师可让学生运用排比修辞手法进行自然景观的描写,并让其在课后阅读文章中,对运用排比修辞的段落进行积累。
          三、结束语
          总之,在语文教育工作中,习作教学是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教学途径,作为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而让学生能够进行语言文字的表达和交流,最终实现综合运用的目标,其中随堂习作是对学生课堂学习成果的一种有效检验,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意义重大,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并及时纠正学生在细作中出现的错误习惯,避免学生走入学习误区。
          参考文献
          [1]马贺. 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现状及策略探析[J].魅力中国,2019,(33):140-141.
          [2]孙迪. 微探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7,(4):55.
          [3]刘艳艳. 研究小学语文高年级随堂习作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魅力中国,2019,(45):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