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娟
湖北省宜昌市金东方小学443000
摘要: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有极大的比例,需要教师持续重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作文生活化教学,是指导学生写作的有效方式。它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来写作。这样,学生写作就能言之有物,不会像过去一样,只能空想、瞎编,无法让读者感同身受,影响作文的水平。因此,教师要合理开展作文教学,组织学生积累生活化作文素材,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的语言表达练习,抒发自身的情感,增强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素材;生活化;教学
引言
小学语文作文教育向来都是教学的重难点,小学生知识阅历少,在写作文时经常面临着“无米之炊”的局面。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是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一个突破点,小学语文作文要求培养学生的写作基本功,只要将一件事情写清楚了,有中心了就是一篇好作文。教师注重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才能让小学生从一件事情中抓住重点并将其写成一篇作文。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缺乏对学生的生活引导
在当前的语文作文实际授课活动当中,教师过于重视向小学生讲解作文知识与写作方法,忽视了对他们平时生活的实际指引,并未意识到让小学生感知与体验实际生活的必要性,导致小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条件下没有累积多种素材内容,造成他们出现了厌恶学习的心理,这样会对语文作文授课的质量与成效起到很大的影响。例如,教师在实际教育的时候,让小学生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告诉小学生作文格式,让他们对此格式进行套用,这样导致小学生书写的作文出现同质现象,并且导致作文内容当中缺少生活化气息,很难吸引读者的阅读热情。
(二)学生生活积累较为薄弱
影响生活化教学实践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除了前面所讲的教师因素外,学生自身也常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学生的文章内容,在阅读过后可以发现,他们的文章往往过于“成熟化”,即所选的题材和切入点过大,完全与实际或是他们的经历不符,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因为学生平时过多地依赖网络或作文书。其次是当看到题目时就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手,这则是源于缺少对生活的观察。
二、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教学思维生活化
核心素养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学思维的角度上展开生活化教学,鼓励学生写作文时大胆想象、大胆架构。例如:在学生上完《花的学校》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想象文中描写的“一群一群的花”指的是什么样的花?为什么作者会说“地下里的学校”?如果这些花活在我们的身边,学生们会怎么对待他们呢?这个时候学生就可能会认真的思考“我身边如果有一个“花”同学,我会给他带一个装满泥土的盆,让他在盆里住下来。
”有的学生可能会想给他带一个花洒,给他浇浇水,防止他“渴了”;有的学生可能会想给他松松土,让他“呼吸”新鲜空气。在这样的思维引导下,学生认真的思考如何照顾一朵花?照顾花的想象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观察生活的过程,童话依旧来源于生活,一朵花无论是作为植物还是作为人,它的生活习性都是不会变,因此学生在这样的思考中会逐渐的将自己的思维转向生活。
(二)结合学生作文需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化素材
在写作中,具体的素材是不可缺少的。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来源。教师指导学生将生活作为写作素材,不仅可以让作文更富有生活气息,而且可以让学生言之有物,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和交流生活的细节,不断积累各种作文素材,奠定写作的基础。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落花生》一文时,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对花生的情感,并让学生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分析生活中有哪些相似的例子,如白杨树的精神、太阳花的精神等,并与同学交流、合作、探究,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实现积累生活素材的目标。
(三)实现教学过程生活化
要想在核心素养背景之下开展生活化写作教学就需要教师做到教学过程生活化,能够在课堂中带领学生去发现生活、感受生活进而描写生活。语文教材在编辑之初,教育人员就做好了充分地考虑和安排,为了给学生以启示和借鉴,会在习作这一板块添加一些案例或片段,使学生以此为基础开始创作。但教师不应如此局限,盲目地将其视为唯一的方法,而应该将写作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尽可能为其创造情境,使学生可以尽快地置身其中,进而有所思绪。例如,当教师讲到《形形色色的人》这一习作时,可以先利用班级设备为学生播放生活中常接触的亲人、司机、邻居、同学等的相关短视频,使学生调动记忆深处的意识,将真实的事件与情感表达出来。
(四)结合作文题目要求,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表达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生活化练习时,可以通过设定具体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生活化表达。这样,学生的作文会更灵动、更符合实际生活,也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作文的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松鼠》一文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激发他们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兴趣。然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选择一种他们在生活中接触过的动物作为仿写对象,利用生活化的语言,描述这种动物的特点,从而实现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及提高。
结束语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对小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提升,综合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后的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方式更易被学生接受,从生活中积累的素材也更为真实。教师在生活化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多表达,以此提高写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沈建毫.基于生活化的小学作文教学模式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3):73.
[2]黄永霞.基于生活化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3):245.
[3]尹进科.浅谈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策略[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792-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