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0期   作者: 梁道高
[导读] 自主性学习理念是伴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而出现的
          梁道高   
          陕西省西乡县两河口镇初级中学    723500
          自主性学习理念是伴随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而出现的。自主性学习吸取了人的情感因素的思想,借鉴了建构主义关于教师、学习者、任务、环境的动态交互思想。要提高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策略和方法上给予必要的指导十分必要,以下是笔者的几点体会。
          一、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环境。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学生主体学习,自觉参与的教学观,坚持教师主导教学,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观。当前,学生接受的文化非常多元,很多已经达到了我们无法想像的地步。尤其是初中生,性格叛逆非常普遍。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总是认为“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这些观念极不利于和谐、平等师生关系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真正从教师的神坛上走下来,和学生平等、面对面地相处。师生间要建立良好的互动型关系,灵活变换角色,共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习伙伴。这样,学生才会自主、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首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激励因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要对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只要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有高度的学习热情,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在教学中,要经常采用介绍数学背景、设置数学悬念、展示数学的美等途径,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的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鼓励他们提出疑问、异议甚至争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位顾问和意见交换者,要在课堂上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尊重、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想说、敢说、爱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过程。
          三、注重自主指导,培养自学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介绍有效的学习经验,指导学生科学地自学,让学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培养他们独立自学的习惯。这不仅是学生今天学习的需要,也是未来工作的需要,当今社会主动学习更需要。教师要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造就一大批肯动脑筋、勤于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我在教学相似三角形这一章节时,提前给学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要求学生课余时间自制教具,反复比较从中总结规律,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几个条件,就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作为教师,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四、突出知识内化,创造参与机会。好教师应是“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应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于创造、制造一些学生参与学习合适的学习机会,合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在数学课堂上就特别注重问题驱动策略地策划和实施。每节课提前预设若干个利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如“你在学习中发现了什么现象?”“你总结出了什么规律?”“你认为怎样处理更加合理和高效”?“你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通过这些问题,创设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的情境,让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学习任务,往往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开放教学机制,扩大参与空间。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这一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下,数学教学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活动,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自主活动、主动而积极的思考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进而发展智力, 变传统教学中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为“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的开放课堂教学,这也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这样就会使原来紧张、呆板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生动活泼。教师能够从讲台上走下来,走进学生中去,参加、体验学习的过程,而且整堂课气氛活跃,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这样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也体现了通过一种外显型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在建立表象思维的基础上有效转化为内在抽象思维的过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
          新课程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因此,调动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主动学习。要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主体性,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从方法、手段、途径和资源等方面反思、探索和实践,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饶有兴趣地去讨论、探求,变苦学为乐学,变让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数学课堂上得到真正地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