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维娇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德彪小学,吉林 长春 130200)
摘要:小学阶段对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非常重要,“立德树人”应该从小学开始。如今我国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德育”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同时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音乐作为一门情感教育,教师要更加注重德育,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道德素养。学校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地方,“德”育在小学教育中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小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因此需要教师在教授学生一首歌的同时,做出正确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活动策略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有德无才的人无法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有才无德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一颗炸弹。学校应该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德育的培养,小学音乐教师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有巨大的责任。调查发现,我国小学的德育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德育在很多小学仍然不受重视,学校把“升学率”作为对教师唯一的考核标准,小学音乐课程并不受关注,进一步影响到德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渗透。其次,我国的德育形式单一,大部分小学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直接照本宣科地去灌输道德的相关知识,没有和音乐形式紧密结合。形式单一的音乐课程没有吸引力,而且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学科融合三个方面展开对小学德育音乐教学方法简探,希望能给小学音乐教师的德育教育带来一些参考。
一、制定合理的德育教学目标
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具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将“德育”教育进行到底。小学音乐课上,教师制定德育教学目标时应该具有层次性,不仅要将道德教育的内容层次化,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地进行传播,还要将学生有层次性地划分,对于道德品质较低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小学音乐教师通过制定合理的、有层次的德育教学目标,能够提高班级整体的道德素养,形成非常友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在德育方面首先应该教育学生的是“公民”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对公民提出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想要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音乐教师不妨让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成旋律性强的歌曲。当然德育包括对学生进行关于遵守课堂纪律、学校纪律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守规则的意识,还要进一步上升到理想、未来的高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认知,此时一首首学生创作的歌曲唱响课堂,德育在学生之间广泛渗透。
二、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德育
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互联网在教育界的渗透越来越深。洛克曾经说过:“一个人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在进行小学生德育教育时,不妨借助媒体技术的力量,往往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音乐课更是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相关。
很多小学生对于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是非常厌倦的,如果小学音乐教师能够将相关的音乐动画片融合到自己的德育教育安排中,那么学生的兴趣会大大提高,对于道德品质的学习更有热情。比如通过听动画片《猪猪侠》的主题曲,小学生能够学习到小猪们善良、正义的优秀品质,从而德育教育更加有效。此外,
教师能够通过微信群或者朋友圈,发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道德教育意义强的歌曲MV,让学生在闲暇之余既能够学到乐理知识,又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学生通过信息化手段,都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道德的美妙。
三、积极培育崇尚美德的班风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要教导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音乐教师更是要利用音乐优势,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渗透德育知识。比如在小学音乐教师上课期间,他们可以有目的地与学生分享歌曲创作者所表达的高尚品质,有重点地进行讲解,并多加拓展。爱国是高尚的情怀,在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时,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学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上》这首歌,通过歌曲的学习,积极培育崇尚美德的班风。培根说过:“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训好的社会公民的。”全班同学就是一个小集体、小社会,教师应该从班风抓起,对于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非常有帮助。在小学音乐教师授课期间,可以通过讲解与音乐相关的源远流长的历史、分享音乐届的历史人物中与美德关联性强的故事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诚信等品质。卢梭曾经告诉我们:“在所有一切有益于人类的事首要的一件是教育人的事业。”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科的优势,将德育教育融合音乐学科教育,对于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非常有帮助。
四、采用正确的方式批评学生
在批评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态度和方式。赫尔巴特曾经告诉我们:“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小学生自控能力差,犯错在所难免,然而在对犯错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也是“德育”教育开展的重要时刻。在上音乐课时,首先教师应该夸赞学生,每位学生都喜欢被教师表扬,之后教师应该温柔地告诉学生所犯的错误,让学生感受到温暖与爱。在批评学生时,要充分给予学生尊重,切忌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犯错学生,这样的做法只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的心理。在犯错误的学生受到批评之后,教师要关注学生之后的行为变化,在德育的路上不落下任何学生。音乐教师通过用心地与学生交流,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爱与尊重,在这种正确的批评教育中,对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非常有帮助。
结语
“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爱默生如是说。新课改强调“素质教育”,然而“德育”是素质教育非常关键的一环。小学音乐教师要制定层次化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循循善诱;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学生学习道德的兴趣;通过在班风引导德育教育,将高尚的道德理念不断渗透进学生的心灵。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提高自己德育教育的能力,真正地让德育走进每位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李丽珍.德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中国教育学刊,2020(08):108.
[2]张亚丽.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分析[J].新课程,2020(29):231.
[3]冯安龙.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策略[J].新课程,2020(29):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