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森
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第一小学 831200
摘要:随着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改变,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培养综合素养能力。鉴于此,小学数学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关系、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的转变下能够进行高效教学,使小学生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能够获得数学核心素养和良好学习习惯的成长。本文分析了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转变,并介绍了信息教学、情境教学、合作教学、分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方法创新,将学生的学习与教学的开展做有机结合。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
前言:新课改的提出是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知识教学不再是单一性的概念讲解和计算练习,而是促进自我探究和总结,在实践思考中完成知识的了解和应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满足实际教学需要,需要针对教学的转变做方法模式的创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自主性的探索和实践,以此让教学与学习产生统一,提高教学的质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差异,多做教学引导和帮助,确保自主学习地有效完成。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转变
新课改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此背景下的教学转变了整体的思路和模式。在教学关系上从传统的师生传递转为共生学习,注重学生的自主接受,教学中以平等关系为主,尊重自主认识和探究学习。在教学方式上从知识讲解转为引导探索,重视学生在知识推理中的参与,在过程上以自主意识的有效理解为主,让学生能够获得过程理解和能力提升,有数学思维和思想的建立。在教学目标上也从传统的成绩为第一转为综合素质培养,注重个人品格和能力的成长,需要做不同教学模式和方向的设计[1]。针对新课改下的这些转变,教师要树立生本理念,把握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差异性,推动自主探究和思考探索,对兴趣和能力进行培养,让其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信息化教学是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并且各种教育软件的兴起,也让信息化教学得到了质量上的提升。新课改下的创新主要针对的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方式,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自主学习的效果,创新自主思考和合作总结的教学模式。其中信息技术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然后在课堂中再做阶段内容展示和习题练习,以此完成知识学习[2]。比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的教学中,可以用线上教学平台或者软件让学生做自主学习,以视频或者思维导图的方式保证学生对于知识点的了解认识,然后在课堂中则组织学生做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知识点的陈述,建立练习的内容,让学生在其中完成理论向能力的转化,从而实现高效教学,培养数学综合素质。
(二)情境教学开展互动讨论分析
情境教学的开展可以将学生的认知与数学知识建立联系,并激发学习探索的兴趣,对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有所帮助。
在新课改的生本理念下,教师要利用好情境教学下学生的认知差异,在课堂教学形式上开展互动讨论,让学生去做情境分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知识认知,提出情境中所遇到的问题,在互动中完成对知识的探索推理。这样的情境教学开展让情境有了延伸,能够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使讨论学习分析中的思维变得多元,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3]。比如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中,可以用圆的实物做情境构建,介绍分数加法和减法的概念,之后以分母不同做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的感受和认识有所延伸,形成互动讨论的氛围,从而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三)合作教学融合创新能力培养
合作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自主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完成深度学习和逻辑推理,但是以往的合作教学都是以完成解题练习为核心,忽视了思维的延伸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在合作学习的开展中融合创新能力培养,集合多人思维学习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比如在《分数乘法》的应用题教学中,就以合作教学为模式,将学生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完成2种解法,以此实现知识应用的多元思考,在实践中做创新培养。其中要注意对合作学习方式的设计,开展趣味分析、多元探索,保证小学生在其中的参与性,能够进行创新实践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有了发展的空间,解决了被动接受式的学习结构,有助于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成长,提高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
(四)分层教学设计递进推理过程
由于小学生之间能力上的差异性,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需要应用分层教学,以能力做学生分层,以推理做知识分层,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其中获得成长。而在新课改下,传统的分层教学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虽然做出了分层,但是却忽视了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困难,很难通过自己的能力完成知识推理,也就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的分层教学需要做递进推理过程设计,让每个层次中的学生都有学习的方向。教师在其中要做递进问题设计,理清学习理解的方向,以此保证知识理解认识的效果,也做逻辑思维的培养。
结论: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让新课改有了有效落实的过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得到指导和帮助,在形式和内容上保证了数学知识的传递,也在思维和思想上进行了有效的培养,有助于基础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要注意学生的参与性,把握学习中实际学习情况,并在评价的标准和方式上做出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感受,使其能够建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完善自身的学习思维。
参考文献:
[1]陈佳佳.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11.
[2]王玉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28.
[3]杨同敬.小学数学课改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