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0期   作者:李宁宁
[导读] 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小学语文是教学方式的进步,

          李宁宁
          德州市德城区第二实验小学  253000
          摘要: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小学语文是教学方式的进步,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较,信息技术教学语文有着巨大优势和好处,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小学语文的同时可以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可以使很多小学语文知识从复杂到简单化,更利于语文老师的教学和小学生的学习,新颖的信息教学方式使小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这点就可以突出信息技术教学的巨大优势。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应用
引言
          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枯燥乏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课堂教学氛围沉重。现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教师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于学习的热爱,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成课堂上的主导者,老师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提升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体现出现代教育更加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及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开拓,而信息技术应用也可以明确教师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地位,进而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除此之外,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宽学习途径,增强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促进学生探索和解决更为深奥的问题。
          (二)调动小学生的的语文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无论是认知的水平还是思维方式都处在直观的阶段,自身喜爱与否对他们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正好符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将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更加具备积极性,对语文学习更加具有兴趣。信息技术的利用还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对培养小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自主合作能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首先,能够有效帮助学生纠正汉字的发音,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指导中为学生提供生字的音频资料,要求学生自主听读,在反复训练中纠正发音,重点突破前后鼻音混淆、平卷舌不分等问题,达到正音效果。其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新课标对学生的汉字书写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包括笔顺、间架结构等。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动态书写视频,并配合书写要点讲解,让学生在视听体验中规范对汉字书写的认知,同时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信息技术应用具体方法落后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方法很多,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方法较为落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是较为常见的多媒体应用方法。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只是多媒体课件的操作者以及讲解者,他们将所有的课堂板书和讲解内容搬到多媒体课件中,使小学语文课堂成为了以多媒体为中心的课堂,严重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成效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呈现单一的教学,即老师为主,学生为辅,导致课堂中,学习气氛不够强烈。

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语文知识比较复杂、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高,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低,语文老师,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教授学生,学中无法正确理解数学知识,长期以往,会逐渐消磨学生原本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造成学生语文成绩低下,会使学生从心底里厌恶语文,如此恶性循环,在以后学生学习生涯中,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一)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必须有强而有力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教学高效开展。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有些教师所掌握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技能等达不到教学的相关要求,学校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学校要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和认识以及掌握程度,通过定期组织培训活动的方式让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提高教师的操作能力,不断深化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的了解及掌握程度,继而增强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完善教师的信息知识系统,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有趣的教学环境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学氛围都是沉闷的,流程都是刻板而没有新意的。这样的课堂环境是很难产生新的教学效果的,学生也很难突破自己,提高成绩。因此,老师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转变传统课堂,改变以前老师讲、学生学的单一授课方式,利用信息技术,也就是课堂上的多媒体,创新课堂模式。比如,老师可通过设计抢答游戏或配合图片、视频讲课等方法,给学生营造新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不是呆板的,在信息技术的配合下,也可以是有趣的、有活力的。这种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快速吸收和牢牢记住新知识。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情景化教学
          采用情景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很好的感知文章里面的内容,和传统的教学当中老师单一的“教条化”教学相比,更能够激发他们的情感以及认识,对于提高和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非常有帮助。比如,在教学《静夜思》的时候,这篇古诗主要讲了在一个秋天的深夜,李白在屋内眺望月亮想念家乡的事故。然而从古诗字面的意思,学生就难以想象诗里面所描写的一些意境,也不能够体会到诗人李白的感受。这时老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组相关的图片,在展示图片的时候,老师可以播放《明月几时有》音乐,不仅供托了课堂的氛围,还让他们的感受更加深刻,从而有效提高了他们对古诗的理解,因此,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他们对古诗当中描写的意象以及诗人李白的情感都能够有较深的认识以及体会,对于提高教学的效果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四)合理运用电脑技术和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利用电脑技术对教学系统化,并且可以很好地一改传统教育模式,用电脑技术传授知识。语文老师可以在学习一篇课文前,将课文输入进电脑,制作成ppt,将段落用不同的ppt版面呈现,对重点用不同颜色的字体进行标注,并且可以在网络上下载相关资料及图像视频,将其写入ppt中,丰富小学生们的知识,让小学生们见识从未见过的事物,加强小学生对世界未知事物的渴望心理,一定程度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小学生会向老师提问,由此提高课堂的活跃气氛和互动的次数。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正处于一个创新与技术相结合的时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语文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进行更加有效的导人,从根本上增强教学吸引力,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尚巧巧,王忠厚,王晶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及展望[J].世界教育信息,2019,32(24):64-69.
[2]李俊桃.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11.
[3]赵永辉.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130-131.
[4]韩小彦.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8):145-146.
[5]符读娟.信息技术辅助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2):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