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0期   作者:次仁旺堆
[导读] 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几何教学属于重要内容

         次仁旺堆
         拉萨江苏实验中学   850000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当中,几何教学属于重要内容,通过几何教学能够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加以有效培养。然而,受到应试教育较大影响,多数数学教师都采用讲授形式开展几何教学,致使多数学生并未对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对初中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对当前初中阶段几何教学现存问题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对优化初中阶段几何教学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几何教学;问题;对策

         前言:在数学教学当中,几何教学属于关键问题,在教学模式与手段改革及创新方面应当引起教师思考和重视。如今,初中阶段的几何教学仍旧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师采用讲授方式开展教学,常常忽略初中生具有的主体性,而且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氛围比较枯燥等,这都对初中生实际学习效果产生较大影响。所以,对当前初中阶段几何教学现存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展开探究意义重大。
一、当前初中阶段几何教学现存问题
(一)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由于受到以往教学模式以及应试教育这一思想较大影响,在过去教学模式当中,多是教师对数学知识进行生硬讲解,初中生只能在座位上被动的对数学知识进行接受。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之中,几何教学主要把图形当作基本要素,在几何教学以及解决有关问题期间需要用到不少平面图形。然而,多数教师仍旧沿用着以往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氛围非常枯燥,教学效率难以提升,致使初中生难以对几何知识提起学习兴趣。
(二)初中生缺少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为初中生处在小学和高中过渡时期,在此阶段,初中生已经基本形成自身思维方式,然而此种思维并不成熟,其思维能力还需要不断提高,而且缺少想象力,这对初中生的几何学习效率产生较大影响。实际上,数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教学内容和初中生生活存在紧密关联。然而,因为初中生具有较大的特殊性,通常无法对现实生活以及社会实际进行有效认知,无法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思考,难以和周围事物进行联系。而且,几何教学期间,需要初中生进行大量作图,作图能力是初中生对几何知识进行学习的必要因素。但是因为当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进入到教学机构之中,多数学校依然在片面的对学生成绩提高进行追求。此种理念导致初中生的能力发展并不均衡。
(三)初中生缺少几何知识的学习兴趣
         其实,任何课程质量的提高都需要教师与学生一同努力,初中生具有的学习兴趣一般会对其课上参与度和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相比于代数教学,初中时期的几何知识和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几何内容和初中生生活并无太大联系,致使多数学生都难以对几何知识产生较强的学习兴趣。


二、优化初中阶段几何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创新
         数学教师若想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需要站在创新角度对几何教学具体内容进行积极把握,借助形象生动的语言帮助初中生对几何知识进行理解,同时对科学技术加以利用,在初中生面前展示相应的几何图像,帮助初中生对几何问题进行了解。通过实际操作,能够对几何图形加以有效翻转以及变化,建立相应的思维意识,呈现出有效的脑力运转,让初中时期的几何教学更具生命力。而且,数学教师开展几何教学期间,应当对身边事例进行运用,给初中生提供相应的学习依据,引导初中生几何一些实际案例对生活经验进行获取,有效加深初中生对于几何问题的了解。比如,开展“图形平移和旋转”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借多媒体对图形加以演示,通过借助一定动画对图形变化进行展示。在此期间,数学教师可让初中生亲自进行操作,实际控制图形变化,促使初中生对几何图形的具体转化进行感受,进而对自身知识进行有效梳理。
(二)着重培养初中生的空间思维这一能力
         在以往教学模式之下,初中时期的几何教学常常忽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致使初中生在对几何问题进行解答期间常常毫无头绪,没有章法,毫无逻辑。为此,开展几何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对知识加以系统讲解,尽量避免几何知识太过细碎化,有效帮助初中生在大脑当中形成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对几何知识进行深入理解。比如,开展“平行四边形”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带领初中生运用尺规进行作图,帮助初中生对几何学习期间的困难进行有效解决,引导初中生对题目信息加以准确理解。这样一来,初中生在清晰作图的基础之上,可以完成相应的作图顺序,进而为初中生解答一些几何问题奠定有效基础[1-2]。
(三)组织初中生开展课堂活动
         如今,在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较大影响之下,课堂活动早已变成教学设计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直以来,数学学科具有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实用性,这个特点在几何教学当中同样适用。组织初中生展开实践探究是对几何教学实际成果进行检验的最佳方式。在初中阶段,学生并无太多机会参与社会实践,课堂活动便成为初中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以及验证的最佳场所。数学教师可在备课期间对一些和现实生活存在关联的活动进行设计,引导初中生进行分组竞争,有效帮助初中生借助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比如,开展“勾股定理”教学期间,完成课堂练习以后,数学教师可设计以下实际问题:某校举办校庆活动,童童需要从12楼的储物室拿一根旗杆,已知旗杆高是7米,该大楼电梯地面是正方形,边长为4米,高是3米。问童童可以带着旗杆坐电梯吗?教师提出上述问题以后,可以让初中生进行分组讨论,哪个小组得到正确答案便胜出。在此过程之中,可以帮助初中生把所学几何知识逐渐转化成问题解决这一能力[3]。
结论:综上可知,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之中,几何属于重要内容,能够对初中生后续学习以及未来成长产生较大影响。然而,在几何教学当中,存在着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初中生缺少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初中生缺少几何知识的学习兴趣等问题。为此,数学教师需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创新,着重培养初中生的空间思维这一能力,同时组织初中生开展课堂活动,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几何能力,促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王一新.初中数学反思性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几何教学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159.
[2]徐小泉.读·习·理·思:初中几何教学的四个转变[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1):35-37+153.
[3]付宝明.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3):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