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雪燕
台州市玉环市沙门中心幼儿园 317607
摘要:在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大班阶段,学校以及教师应合理规划户外游戏活动,合理且适当的户外游戏活动不仅可以开阔幼儿的视野和求知欲,促使教师及其家长针对幼儿智力发展以及兴趣有更为详尽的计划,并做出相应的发展规划以便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大班合理的户外游戏活动设置不仅需要教师的细心规划,而且还需要教师及时挖掘学生们敢于挑战的能力。可见,幼儿阶段合理的户外游戏活动设置引导学生不断拓展自己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本文将针对大班幼儿户外游戏活动设置的开展策略研究等方面来进行论证,并进而探讨其实际意义。
关键词:户外游戏活动;发展规划;幼儿阶段
引言:不断优化大班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设置,其主要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处理问题的社会经验、怎样与人相处等学校以外的知识,致力于从生活实践中不断思考与实践,从而发现自身潜力以及对于生活和学习的思考,并将其与课堂知识进行连结与融合。教师在设置相关的户外游戏活动时,一定要注重挖掘每个幼儿的自身特质,并根据其个性发展,通过引导性的实践游戏活动,促使学生从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中发现知识,认识自己,教师以及家长要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做出切合实际的成长计划,促使幼儿不断收获进步。可以说,这是学校注重学生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新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保证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做出的战略决策。优化大班学生的户外游戏活动,一方面能够及时的向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另一方面还能促使幼儿通过游戏活动在思考能力包括实践能力上均得到提高。
一、大班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设置应合理搭配学校教育,形成渗透教育
在大班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设置中合理搭配学校教育这是由现阶段幼儿的认知特点决定的,这种方式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与活动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而且还能促使教师包括幼儿家长根据学生的关注兴趣以及隐藏潜力做出适合于、有助于幼儿发展的未来成长计划。在进行户外游戏活动的合理安排与学校教育的搭配教学时,老师们可以适当的把课堂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到户外游戏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使得学生通过相关户外游戏活动培养自身的实践探索能力、联想能力、动手能力等。
例如:在“航模校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由于航模这样的活动参与度高,需要学生们的积极配合,因此此类校外活动的设置对于幼儿的智力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因此在“航模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添加动手操作拼接航模、操纵航空模型进行竞技类的比赛、航模知识趣味大赛等多样活动落地实施,此类竞技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及对于课程内容的灵活运用,而且还可以通过此类教学活动,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并深切地体会到户外游戏运动背后真正的乐趣与意义。
二、采用“生活教育”引导幼儿实践体验户外游戏活动
在幼儿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每个小朋友都有各自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且能力大小因人而异。但毕竟个人能力有限,有时难以将这些能力进行最大化发挥,这时候教师可以采用“生活教育”引导幼儿实践体验户外游戏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引导幼儿体验“桑蚕养育”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很多小朋友都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甚至对于蚕桑文化的输入保持拒绝的态度,因此,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习激情,使其主动投身于蚕桑文化学习的队伍当中,教师可以融入“生活教育”教学,可以首先以户外学习的方式去进行,比如可以到当地的植物园或者动物观察基地进行实地“蚕桑”观察学习,鼓励学生仔细观察蚕宝宝的习性,发现蚕宝宝与蚕蛹之间的“小秘密”,并激发幼儿不断探究其中的规律,从而获取一定的求知热情,这时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趣味讲解,与幼儿一起在实践观察中学习、认识、了解到更多的“蚕”与“桑叶”之间的关系,在与生活教育的融入中,幼儿便可在潜移默化中体味蚕桑文化的乐趣,从而更快的获得进步。
通过在蚕桑养育的游戏活动中切入学生的真实感受,或者直接安排实践教学部分,幼儿才会形成更加真实的感觉和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将教师的教学和实践观察、思考进行充分的融合,形成户外游戏活动与幼儿体验式学习的最终融合,间接促成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大班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设置要符合幼儿自身发展特质,保证切合幼儿实际发展
在引导幼儿形成实践观察生活行为的培养上,教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教师作为幼儿初期认识世界的解惑者,在这期间的幼儿课程内容、实践开展、游戏活动设置、难点讲解等方面都直接引导幼儿的关注兴趣,因此教师要选择一些参与度高、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从生活实际角度出发的户外游戏活动供以幼儿认识和理解世界,并积极鼓励他们通过游戏实践、生活观察这种方式更轻松的理解知识,从而帮助幼儿体验户外游戏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由此可看出培养幼儿学会观察生活、通过户外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性对于初期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例如:幼儿在进行校外游戏活动的设置时,教师以及家长首先要保证幼儿的全面参与,以学生为主体展开一系列的游戏活动,比如校外组织举办了一场有关“蚂蚁排队走”的游戏活动,根据活动的主题,组织者要积极发挥幼儿的合作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针对“一个都不能掉队”的设立目标和教师的队伍安排设置,学生便可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力,在“排队行走”的比赛中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这种以合作为主体的校外游戏活动,学生参与校外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幼儿学生不仅可以在实践中获得相关知识,还使得自己的实践思考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在未来的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经验。
四、大班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设置实践开展意义
大班幼儿户外游戏活动的合理设置,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幼儿教育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以及如何形成更优质的课堂以及课外学习方式等众多现实问题。实践是知识的来源,教师需要将游戏实践安排活动与课本教学联系起来,一方面幼儿收获更加有趣的学习参与方式,获得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以及学习经验,另一方面还可充分加深老师与小朋友们的积极互动学习,帮助更多的小朋友摆脱学习的瓶颈。
通过户外游戏活动与实践观察与学习的融合贯通,一方面从根本上不断增强幼儿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另一方面在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水平之余,还能够激发幼儿对于新事物以及新内容的接收与关注,使其凝聚足够的吸引力并启发接下来的求学之旅。可见,利用合理的户外游戏活动引导幼儿体验实践学习乃至未来更多的学习主题,都能够使幼儿产生更多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断优化大班幼儿画外游戏活动的设置,有助于幼儿展开校外游戏活动的针对性实践训练,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权从生活中发现知识、认识知识、理解知识。户外游戏活动的设置优化,既是新时代下对于幼儿发展提出的新的要求,也印证了“娃娃要从小抓起”的名言警句。合理的游戏活动不仅能够从本质上改善幼儿不良的学习习惯,还能促进幼儿从小对于新事物的认识和培养,并通过观察、实践、思考,使得幼儿能够与书本为友,以生活为乐,在不断陶冶情操的过程中,启发幼儿对于美好事物的认识和向往,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水平等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于耀洲,宋体魏.新课标下幼儿户外游戏活动设置的标准与要求分析判断[J].天津:天津大学学报,2013(7):137-140.
[2]谈魏,郑林华,冯晓彤.托儿机构对于幼儿健康发展所作出的未来计划的现状调研及应对策略[J].教师:课程教育研究,2014(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