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大班建构游戏的推进与实施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0期   作者:黄罗丹
[导读] 现代教育中对幼儿的教学无法向青少年教育一样
        
         黄罗丹
         沙门中心幼儿园           317607
         摘要:现代教育中对幼儿的教学无法向青少年教育一样,有规范性的课堂讲解,幼儿处于思维认知开发阶段,他们的教育更多的是以游戏互动等形式进行,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幼儿参与到活跃的氛围中,进行思考和表达等。因此在目前幼儿教学中主要以游戏化的课  堂内容为主,丰富的游戏化课堂能够更加有效的让幼儿接受教育,养成自主思考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在这样的游戏课程中,建构游戏能够更好的开拓幼儿的思维空间能力,激发幼儿的潜在能力。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大班;建构游戏;实施
         引言:课程游戏化的发展下,幼儿教育的课堂越来越多样化,而建构游戏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师的应用。幼儿在建构游戏中能够拓宽自己的思维,认识更多的事物,通过自身的动手能力,增强对事物的认知和运用,同时还能促进幼儿的空间感,多向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课程游戏化的当下,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建构游戏的运用,丰富建构游戏的多样性,引导幼儿参与其中,在游戏中收获,同时也能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课程的质量。
一、课程游戏化对大班建构游戏实施的影响
         准确来说,正是因为现目前幼儿教育中融入了越来越多的课堂游戏,才使得整个幼儿教育变得丰富多彩,且更加活跃。游戏化的教学能够更好的激发幼儿的兴趣,产生兴趣的同时能够让幼儿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指使下,幼儿能够在游戏中积极参与,并且会主动的思考,主动的动手去做,这样能够更有效的让幼儿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在游戏中有所收获。这样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进而让幼儿独立思考主动参与,拓宽思维,达到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游戏教学发展越来越好的情况下,更加有利于更多的建构游戏走进课堂中来,让幼儿喜欢这样的游戏教学,能够开心的融入其中。而这对建构游戏的实施也更加容易和轻松。在保证课程游戏化的前提下,有效的进行建构游戏有利于课程的多样性发展,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全面成长。
二、建构游戏推进实施的目的性
         建构游戏主要是指幼儿利用建筑结构的材料进行搭建构造的游戏,通过利用积木、金属用品、泥、沙、水等材料搭建,更好的反应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和想象,以及对不同材料的运用。建构游戏拥有丰富的使用材料,固定的主题,在游戏过程中,也需要幼儿之间的配合,以及独立的思考和教师的引导,在这之中能够充分体现孩子的动手能力,团队之间的配合能力等。
         幼儿教学课程中运用建构游戏的目的主要是以游戏的形式吸引幼儿的参与,激发幼儿的兴趣。通过游戏,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累基础的建构技巧,增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例如在面对不同的材料是,幼儿能够通过不同材料的颜色搭配,材料建构之间的协调感和平衡感等,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获得美的熏陶。在游戏的过程中对材料的拼接,堆放运用,能够使幼儿的手眼协调,开发幼儿的动手能力,提升感官运动的技能,锻炼孩子的耐心、细心、认真等品质。当孩子完成这一系列的操作后,看着自己的成果,他们能体会到自己动手的成就感,同时也能收获喜悦,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有效的实施建构游戏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认知水平的提升、审美等能力的开发。
三、建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幼儿大班的建构游戏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幼儿园对实施建构游戏的环境比较随意,没有得到好的重视和规划,缺乏一个更为良好和更有科学性的环境提供给幼儿进行游戏,好的环境关系着游戏能否开展以及能否吸引幼儿的关注和兴趣,环境的设计缺乏设计感和科学性,往往不能很好的让幼儿融入游戏中去,同时也限制了很多游戏的开展和进行,降低了游戏的趣味性。其次幼儿教师对建构游戏的创新型不够,游戏设立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新游戏的开发设计少,设计安排的建构游戏内容过于单调,互动性少,设计的问题也不够打开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游戏中所使用的材料更多的主要集中在积木,泥,沙等物品上,没有创新意识,这也局限了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限制了游戏所能给幼儿带去的思维影响和认知。
         另一方面,教师在游戏中的引导还不到位,没有把握好自己的位置,过于占主导地位容易影响孩子的自主思考和创兴能力,而过于被动,往往对孩子的引导容易出现缺失和忽视,没能及时的处理好幼儿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在游戏中设立的互动环节、问答环节较少,很多问题没能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没能准确的抓住幼儿的心里,在游戏中互动环节的缺失,没办法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思考和发现,对于游戏中出现的事物,没有及时讲解,容易造成幼儿认知上的模糊,这也大大降低了幼儿建构游戏中的收获,达不到游戏设立的目的性,从而影响整个建构游戏在课堂上的实施和推进。
四、建构游戏实施的改进策略
         只有解决建构游戏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加有利于建构游戏的推进和发展。从改善游戏环境、改进游戏设立,提供正确的引导这三个方面出发,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建构游戏的推进和实施。
         首先,幼儿园内应该重新规划幼儿建构游戏的环境,打造一个思维引导的墙面,可以展示不同的图片,提供给幼儿进行科学的思维延伸。增加一些带有趣味性的图片,书本等进行装饰,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另外对幼儿作品的展示也可以设立一个区域,经常将幼儿优秀的作品进行摆放展示,能够提升幼儿的成就感,鼓励幼儿多动手操作,同时也会对其他的幼儿提供启发,让他们找到方向,知道怎么去做。
         其次,在教师设立游戏中,应该多增加些创新性的事物进去,这样更容易让幼儿接受,同时可以考虑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以幼儿的心理进行设计,更加贴切于幼儿发展的需要,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在游戏所用材料上,除了日常用到的材料外还可以引进一些绿色环保的物品,同时也可以鼓励幼儿自己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物品运用到游戏中去,这样增加了幼儿对多种事物的认识,同时也让幼儿参与到了游戏的设计中来,在游戏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使用材料,增加创新意识,开拓事物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最后,作为游戏的设计者和监督者,教师也应该积极做好整个游戏过程中的引导地位。提供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够独立自主的进行思考和动手,自己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密切观察游戏过程中幼儿出现的问题,在幼儿遇到阻碍是要及时进行引导,协助幼儿一起解决问题。另外在游戏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和分析,通过问答等互动形式,让幼儿能够自己表达出游戏中的问题和自己的收获,同时一步一步引导幼儿总结自己,对游戏的目的性进行讲解和分析,进一步的让幼儿不光在游戏中收获动手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还要在游戏后的总结分析中积累更多的知识。这样才更有助于幼儿的思维发展,推进建构游戏的进行和实施。
         结束语
         由此可见,在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大班的建构游戏的发展更有利于幼儿教育发展。作为游戏化的一种,建构游戏能够让幼儿有全方位的发育,打开幼儿的眼见和认知,更加能引导幼儿进行思维的运用,同时这种游戏化的课堂也能给幼儿带去欢乐,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对于大班建构游戏的运用和发展应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积极鼓励幼儿教育游戏化课程的多样性丰富性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婷婷. 基于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大班建构游戏有效开展策略[J]. 南北桥, 2018, 000(004):12-13.
         [2] 陆倩旎.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建构游戏的创新改革[J]. 科学咨询, 2019, 000(042):208-209.
         [3] 司玲. 课程游戏化建设背景下,让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玩出精彩[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4):265.
         [4] 瞿吉. 幼儿园大班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如何开展游戏[J]. 现代教学, 2019(9):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