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0期   作者:陈绪容
[导读]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古诗词是中华悠久历史的传承

         陈绪容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第二中学    贵州贵阳
         摘要: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古诗词是中华悠久历史的传承,记载了无数代人的艺术经典。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语文的地位也在不断的上升,甚至颇有以语文为重的味道。其中有关传统文化的改革更是其中的重点,这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将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也是我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自信的表现。几千年来,中华传统文化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习古诗词,传承中华文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华文化
         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中国人,距离古诗词时代已有两千年之久,学生学习理解起来会很困难,这就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引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精髓。
         一、了解背景,体会意境
         每个朝代的古诗词有不同的文体,虽作者生活在不同年代,但是都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像今天的歌词一样,为抒发心中的苦闷或者愉悦的的心情而作,已经将当时的情景化为感情融入词句当中。想要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做好古诗词教学,老师最后还要通过对诗人背景的讲解,升华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如果不能体会作者的经历与心情,是很难理解作者想表达出的意思,更体会不到古诗词中深远的意境。因此,老师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还要让学生们了解一下诗人的创作背景,感受一下诗人创作时的情绪,从而对诗词思想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例如马致远的作品《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生活在元朝,自己年轻时热衷于功名,但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所以无法完成自己的志愿。他这一生都过着漂泊的生活,有才却无用武之地,面对当时的政权又无可奈何。在羁旅路程中,有感而发,作下这篇《天净沙·秋思》。
         二、深入其中,情景交融
在古诗词中,一个字可以代表现在的一组词,或者是一个短句,古诗词虽简短却是内涵神韵,意境深远,老师讲古诗文部分对全文做翻译是必须的,但是单纯的古板的翻译成现代语句将失去它原有的声色。古诗词多运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对古诗词中作者所要描绘的意境进行赏析,带领学生进入到作者精心营造的意境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充分挖掘学生们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作 力,让诗中的意境在他们头脑中重现,增加语文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拥有许多绝美意境的古诗词。
         例如在赵师秀所作《约客》一诗中,在老师讲解古诗词的含义的时候,要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的话语在脑海中勾勒出相应的画面来,可以让学生闭着眼睛,忽略现实的情景,全身心投入到意境当中。“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要引导学生想象,在梅子熟透了发黄的五月天,也是江南雨季,家家户户的房子上都笼罩着一层烟雾,池塘边上因为潮湿长满了青草,由于下雨还伴随着阵阵蛙声。“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要引导学生想象赵师秀本来约好了客人,但是由于下雨等了很久客人还没有到,灯芯燃了许久,灯花一点一点的落下,作者无聊的敲打着棋子。虽然全文没有一句说明作者等待的焦急,但是通过作者的“敲棋”和“灯花落”的动作,都衬托出了作者的估计焦虑的心情。


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一般都是要求熟读背诵的,古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虽然初中生了解到的知识并不算多,但是经过多次阅读文言文也能体会到部分其中之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于古诗词表达的相关思想感情 的理解。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对于古诗词的写作手法 有一定的了解,促进古诗词教学的发展。
         例如在《水调歌头》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当中,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适合诗境的音乐,由一位同学或者多位同学阅读,通过多读与多听《水调歌头》课文内容,体会苏轼当时的感情,在听或读的过程当中,展开当时环境的想象,在中秋月圆之夜,自己与弟弟苏澈不能见面,自己孤单影只地喝酒,用月亮的月圆月缺比喻人的悲欢离合。引导学生联想自己在当时的情境下,是怎样的心情。 其次,教师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水调歌头》 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如《水调歌头》的写作手法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构思新颖,通过诗句勾勒出了有声有色的一幅画卷。 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从学生诵读出发,可以有效使学生加深对于古诗词中相关思想感情的理解,对于学生记忆古诗词有着极大的帮助,也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提升了自身的古诗词赏析能力,促进了古诗词教学的发展。
四、字句品析,积累知识
         贾岛曾因诗句中选用“推敲”两字的,仔细研究竟深陷其中,冲撞吏部侍郎仪卫队。这证明了诗人在行文时对一字一句的精心雕刻,诗词不同于其他文体,由于受字数和节律的限制,作者必须用特定的字数表达完整的思想和情节,也可以说,诗词虽短却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和情感。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一是解构题目,题目是总结全文,点名中心思想的核心;二是要找到文眼,抓住通篇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和思想的字句;三是要把握经典句子,一些诗词中的句子或词汇已经成了如今的成语或格言,这要求学生一定要抓住,而且要对作者的原意和现在的用意进行区别认知。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作品本身是一首爱情诗,这两句表达的是对爱情的忠贞,而现在的通常用法却不是作品的本意了,而是用来表达一种敬业的、奉献的精神,特别是更多的用来赞美教师。教师应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这类诗词原意与今意的区别,不然就可能误解了诗词本身的思想内涵。
          每一篇古诗词中都蕴含着不同的知识,需要学生进行总结和积累,有很多学生会学一点丢一点。积少成多,持之以恒。将所有学过的知识全部积累起来才能更好的运用,有很多学生会觉得古诗词很难学,正是因为它的知识点精而细,
例如意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等,这些内容杂乱而繁多,需要学生反复记忆。而且在考试中这些知识点常常是以课外古诗词的方式进行考查,只有当学生的基础知识足够扎实,才能触类旁通、应付自如。


五、结语
有以上总结出,在初中语文课程中想要然给学生学习好古诗词,要先朗读背诵,学生先自己体会一部分的情感,加上老师讲解作者作文时的历史背景,再讲解通篇的大意,这时让学生重新阅读全文,结合作者创作背景,想象诗意画面,提高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教师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古诗词部分要继续研究新的更适合时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传承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畅游诗词海洋 溅起趣味浪花——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J]. 张晶.新课程(下).?2017(04)
         [2]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 李琴. 幸福生活指南 . 2019
         [3]以趣入境走进诗意——谈初中语文诗词教学[J]. 马得图.??才智.?2020(09)
         [4]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 [J].王汝飞 . 中国校外教育,201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