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春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第五小学 553001
摘要:兴趣教学法是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实施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手段,以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一般都是从音乐知识理论入手,夯实专业基础,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创作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基于此,以下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实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兴趣教学法;应用实践;探究
引言
现如今社会在飞快的发展,音乐教育事业也迎来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音乐学科的教学也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课堂的教学任务要越来越多,要求生动、丰富。在教学过程中用一种轻松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教师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但要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还要使得整个学习过程不那么枯燥乏味,从而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从而达到一个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依托趣味互动提升教学趣味性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更为积极和主动的与学生进行互动,且教学互动的过程需要成为兴趣教学法的应用过程。换言之,依托趣味互动提升教学趣味性的做法较为可取,这也是兴趣教学法教学应用的一种有效策略。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你喜欢什么类型的歌曲”,“你喜欢独唱还是合唱”等小问题,与学生进行问答式互动,在获取到了学生较为感情去的音乐类型、曲目及演唱形式后,更为具有针对性的进行音乐教学。课堂教学时间较为有限,除了进行问答式的互动外,教师也要与学生进行更为具有趣味性的互动。诸如教师领唱,学生轮流跟唱的互动教学方法较为可行。在这样交替式互动中,学生在音乐曲目演唱上的参与感能够提升,而参与感的提升则是学生音乐兴趣激发和培养的基础。
二、顺应信息技术发展,利用互联网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校教育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变化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许多机遇。互联网的兴起让广大青少年有了获取知识的新渠道,也促进了音乐资源的分享与共享,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渠道更加广阔、便捷、高效。
兴趣教学法顺应事物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周围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和完善,利用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一方面,兴趣教学法利用丰富的互联网资源,为学生展示音乐教学所需的音频、视频、图片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了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例如,针对一首音乐作品,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创作背景、作者的个人简介、音乐的思想内涵以及营造的审美意境等,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注意力从网络游戏转向学习音乐内容。另一方面,兴趣教学法积极运用多媒体工具展开丰富的教学活动,通过三维图像、动态模型等,将抽象复杂的音乐教学内容进行立体化、生动化、趣味化的转变,便于学生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例如,通过动画的形式演示复杂的五线谱构成,使学生对五线谱知识产生清晰的认识,从而快速掌握五线谱识读技巧。同时,兴趣教学法还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自学探究,加强了学生课外音乐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在互联网上展示音乐才华,如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或在音乐论坛发表对音乐艺术的评价,借助网络平台与专业的音乐教师和研究者进行交流讨论,促进自身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三、学生兴趣为导向下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
学生群体的音乐兴趣具有一定群体性特征,但也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通过趣味性教学互动教师能够对学生较为感兴趣的音乐类型进行有效感知。此后,教师则可以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开展一些实践性教学活动,借助实践性教学活动趣味性的提升,带动整体教学趣味性的提升,这也是趣味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有效应用途径。例如,大多数小学生对热门动漫的主题曲较为感情去,教师便可以开展动漫为主题的音乐实践性活动。通过进行动漫歌曲的赏析、跟唱,让学生能够在较为愉悦的氛围中进行音乐学习。但学生兴趣为导向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需要突出教育属性,即教师需要在实践性教学活动中进行音乐演唱技巧与方法的讲解,促进教学趣味性和有效性的同步提升。
结束语
首先建立一个融洽的师生关系,去创造一个有效的学习氛围,其次也在前面的基础上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主动的去学习,最后在对学生的问题对症下药,保证了教学方案知识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活动才是一个生动的课堂,教师和同学的关系融洽,上课氛围活跃,知识与技能快速达成。
参考文献
[1]吴凤媚.兴趣教学有效开展于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对策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9(12):195.
[2]李淑娟.兴趣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2019(25):87.
[3]于翠红.小学音乐教育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018: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