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阳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八滩中学 2245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推行,高中思想政课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与时代发展向适应,高中政治教师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机融合,构建出全新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成长和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概念,同时详细探析将其应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用研究
引言:教育改革后,高中各门学科的教学都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适应时代的变化、构建出高质量的课堂也成为教师的主要研究课题。其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又与其他学科不同,因其本身带有极强的社会性所以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让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对社会产生认知,也能在实践过程中产生最真实的生活情感体验,从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也完成了新课改后素质教育的任务。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陶行知的生活的教育理论共分以下三部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首先要用生活进行教育,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做到与时俱进,可以灵活地结合生活实际实例来讲解理论知识,以此让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以生活物质来决定教育意识;其次要将学校的教学环境社会化,让学生可以在适应学校生活的同时提前接触社会生活,给他们提供拓展思维、自由发表言论的空间,让理论和实际有机融合,以此真正提升文化素养;最后还要改变教学方法,用现代化创新模式替代传统的单一模式,组织多样性的课堂活动, 让同学们可以在做中学、在做中对知识内涵产生正确认知,由此提升综合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贴合生活实际
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一味地读书、教学,学生只是在记忆知识而不是理解知识内涵,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想比于记忆更需要同学们真正了解,因此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下政治教学必须摆脱机械化模式,将授课内容和生活实际建立联系,由此来达到扩充学生思维空间的目的,让他们可以在课上学习过程中产生最真实的情感体验,最大程度上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同时也能拉近知识和学生的距离,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对生活事件的感悟来理解不同类型知识[1]。在此期间教师也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实现师生平等,共同讨论问题,营造出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
政治教学内容生活化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一定要深挖教材,最大程度上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回忆中记忆。合理利用生活资源可以丰富课上教学内容,也能让同学们提前接触社会生活,让思想政治具象化,实现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深入理解思想政治内涵。
(二)创设社会化的教学环境
虽然我们一直都说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但是其实学校生活还是过于理想化,与真正的社会相比还是缺少可以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素材还是太少,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教学环境社会化,让同学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社会现实,让所学知识拥有真实意义,学会做人做事的正确方法。同时教师也可以打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让高中生真正进入社会去学习,增加他们和外界的接触,积极地参与各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来教师可以不再用单一的模式讲解理论知识,而是让同学们在产生真实体验后自己领悟知识内涵,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大量实践技能,不仅可以深化对新知的理解,同时还能灵活地运用所学内容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2]。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社会实践之中,主观能动性的产生可以有效促进知识水平的提高,从而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在此期间教师的身份是引导者,帮助同学们接触更多社会生活的形式,教师可以在社会实践课上组织调查采访、专题调研等多样性的课内活动,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学习和实践,这样一来他们可以看到一个与书本内容有较大差异性社会,对于经济、文化、哲学以及政治四个模块的知识也能有更深层的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在实现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能构建出一个文明、友爱、和谐的社会。
(三)对授课方法进行创新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教学做合一”的方法主要是指以“做”为核心,主张教师在“做”的过程中教、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强调与传统认知中完全不同的师生关系,在此基础上高正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前首先应该改变思想,坚持现代素质教育下的生本理念,将其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有机融合,然后在拥有现代化思想后对授课的方式进行全面创新和改革,让同学们可以在学习中对社会产生更深层次的认知,为未来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同学们可以在课堂实践活动中对各领域知识都进行主动思考,通过体验式的教学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3]。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首先增加课上互动环节,改变以往枯燥、沉闷的教学氛围,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导同学们去自主思考,同时尊重个体的思维差异,理性地和每一名同学进行研讨,这样一来不仅减轻了高中生对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压力,也拉近了师生距离,营造出舒适的课堂氛围;其次也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有些教材内的知识很难在生活中找到与之相符的素材,此时教师可以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一些抽象的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带来真实体验,长此以往学习能力会有明显的提高,实现高效教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时期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升高中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生活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合理地利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做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让教学内容可以自然地和生活产生联系,再根据教学内容、社会变化和高中生的身心变化对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变,从而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为他们日后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明珊.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9.
[2]张田田.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8.
[3]冯敬之.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研究[D].鞍山师范学院,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