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
江西省吉安市师范附属小学 343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当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点中较难的一部分,而群文阅读是最近几年才流行起来的一种创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师生围绕着某一议题将一组文章以特定的方式进行组合,并且指导学生通过学习中的差异,以此来加强学生阅读的深度与广度锻炼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相关思考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作用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核心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通过教育实现全面的发展。语文阶段实施全面素质教育,需要让学生做好知识的积累,借助阅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目前,小学语文课程在学校的重视度不够,对于阅读的重视也不够,这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加大课外阅读的研究,研究其教学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开展,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1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只是单纯地讲授课本上的知识和阅读内容,学生会感觉枯燥和单一,不能很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而课外阅读的内容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通过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阅读内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小学语文学习效率更高。
1.2课外阅读有助于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积累大量的文学素材。小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不仅需要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发现和挖掘,也需要通过阅读积累。而书本上的阅读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需要,教师就应该为学生选择课外阅读内容。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外阅读机会,选择更好的课外阅读内容,为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提供基础和保证。
2做好小学语文作文课外阅读的途径
2.1提倡学生课外阅读,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与课堂阅读具有很大的不同点,在课堂上教师往往是根据文章中的内容,给学生讲解一些阅读的基本方法。而课外的阅读则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使他们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到阅读的灵感,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产生新的阅读体验。如果说课堂上的阅读是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那么课外的阅读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使他们能够持之以恒地学习语文知识。在小学新教学大纲中,对于学生的阅读量也做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也需要让学生坚持课外阅读,例如,可在读书过程中,提倡学生通过写“漂流笔记”让学生记录心得体会。读书笔记形式多样,可写、可摘、可画、可贴,不要因为“写”使学生失去阅读的积极性。
而在课外阅读素材的选择方面,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鲜明的个体差异,因而感兴趣的事物也会有所不同,当教师发现学生对某一领域的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学习热情时,应主动为其提供相应的阅读材料,并在其阅读过程中多加指点。通过这样的课外阅读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2引导学生合理选择读物
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得到有效的实践应用,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毕竟小学生年龄尚小,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课外读物都是好的。科学且合理地选择课外读物,能够有效开发学生智力和语言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以及精神素养的发展,反之则无法将其价值有效发挥出来,还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此,教师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合理挑选阅读读物。若从学生层面来分析的话,最好是将一些语言水平较高的读物作为首选。例如,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一些文学经典,让学生语言能力得以提升;也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名言诗句,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提高自身领悟能力。以《咏柳》《绝句》等诗词为例,作者表述的意境本就与学生实际生活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所以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多次反复阅读与朗诵,以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总之,课外读物的选择最好是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或者是心理特点来进行合理挑选。
2.3丰富课内知识,陶冶学生情操
客观来讲,现行的小学阶段语文教材由于要培养学生基础性的读写及表达能力,因而在其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更偏向于较为刻板的理论知识,虽然其中穿插了许多阅读文章,但其根本目的仍在于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因而在趣味性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而开展课外阅读则很好地对这些遗漏之处进行了补充教学,由于课外阅读的素材大多是学生所感兴趣的新奇故事,并且这些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是积极乐观的。当学生在阅读这些故事时,一方面能够增强自身的代入感,从而体会到文字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而另一方面则可以受到正能量的鼓舞与激励,使其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善良勇敢不畏艰难。例如,在学习部编版《惊弓之鸟》时,学生在经过第一遍的阅读之后可能只会产生一些模糊的概念,此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细致的剖析与讲解,让学生更加能够体会到故事中所展现的紧张气氛。除此之外,无论是中国的寓言还是国外的童话,对于小学生来讲都是十分优质的课外读物,教师可从中挑选合适的短篇故事,并对其进行简单的整理汇编后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学生不爱读书的难题,又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情况可知,由教师辅助引导展开课外阅读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后发现。长久展开课外阅读的小学生其语文思维发展更加健全,还可以发现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的效果更加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更喜欢阅读,读写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最后课外阅读为小学生的终身语文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语文的综合素质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程冠青.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2018(18):125-126.
[2]胡丹红.课外阅读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课外语文,2019(12):111.
[3]吕荣泉.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必要性分析[J].中华少年,2019(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