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红珍
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小学 441803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对传统国学文化教育意识的提升,教育部门已经在语文教材进行相应的改革,并且在其中渗透大量国学教育内容,以此达到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文章主要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大量国学教育起到的作用,从而促进小学生在国学教育中不断完善自我。
关键词:小学;语文;国学
引言:对于我国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言,拥有丰富的国学文化可以挖掘,并且将其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现阶段,我国教育部门对国学教育非常重视,并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大量国学教育内容。利用国学教育使学生可以积累更多的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一、国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首先,强化学生的爱国之情。我国国学教育内容非常丰富而又久远,其中就有大量具有爱国情怀的内容流传下来。针对这部分内容学习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将作品中的人生哲理传递给他们,还可以在无形中将爱国情怀渗透给他们,在提升他们人格素养的同时,还可以利用正确的三观对他们形成约束,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以此规范他们的言行,强化他们的爱国情感。其次,弘扬国学教育。对于国学教育而言,主要帮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经典古籍、艺术作品,使他们可以感受我国国学内容价值,并且将这份精神财富传承下来。教师通过在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充分挖掘我国国学教育内容,使学生受国学教育影响弘扬并且复兴我国的传统文化。最后,增强学生民族自信。现阶段,我国为了可以在世界上立足,一直在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并且不断吸收他们的文化内容,使国学受到很大冲击,因此导致很多学生的国学意识淡薄,导致传统文化发展受阻碍。为了改变这个现象,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传统的国学教育内容树立民族自信,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国学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国学内容的重要性,以此提高他们的民族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二、效渗透国学教育的相关措施
(一)利用讲故事的教学法渗透国学教育
在我国可以将国学教育内容渗透于语文教学中的内容比较丰富,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国学教育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枯燥、难以听懂的国学教育内容,以讲故事的教学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尤其是在学习古诗词时。在历史的长江中有很多文人骚客创作出千古佳作,流传至今成为我国文化方面的瑰宝,但是这些作品简练的语言表达出的意境对小学生来说比较不容易理解,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他们的耐心与专业素养,利用讲故事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作者的创作时,在什么样的社会风貌背景下进行有感而发写出如此佳句[1]。比如教师在讲解《出塞》这首诗的过程中先带领学生带着感情的朗读这首诗,让他们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帮助他们体会王昌龄在创作时心理想要表达的诗境,从而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王昌龄的生平,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他,从而达到深层次体会诗人在创作时的感情,还有诗中的意境。让学生体会到战争的残酷性与边关战士的铮铮铁骨,盼望当时的朝廷可以起用良将平息战乱,使居住在边关人们可以过上安稳、快乐的日子。利用故事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层次的体味古诗词中隐含的爱国情感,以此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国学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将国学教育渗透其中,让学生将国学内容演绎出来,帮助他们理解国学教育的精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装扮成文章中的人物,从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够将我国古人的智慧更好地传承下来,让他们在演绎不同角色时感悟人生哲理[2]。比如《扁鹊治病》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一则小故事,记录了扁鹊见到蔡桓公后发现他身体有异样想要为他诊治,但是蔡桓公认为自己很健康,导致病情延误最终失去生命的整个经过。为了帮助学生整理学习思路,让他们利用情境教学模式,扮演文章中的角色,通过扁鹊与蔡桓公三次见面的对话,使他们进一步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出扁鹊慧眼识病的高超医术,从而加强学生对防微杜渐四字成语的理解,并且剖析蔡桓公固执的人格缺陷,理解讳疾忌医的真正含义。想要让学生将文章中的人物个性更好地表现出来,首先帮助他们了解文章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文章中想要表达出来的意思,从中总结各种教训做更好的自己,就需要细读文章,并且还要从外形上靠近扮演的角色,如蔡桓公出场时身边会有很多的侍卫,这些侍卫可以用废旧纸箱经过剪切,制作出一些头盔与武器。扮演扁鹊的学生身上可以背一个药箱,而蔡桓公可以头戴冕旒以此彰显帝王的权威,通过学生对面部表情的控制使整个表演更有质感。在进行国学教育时使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将相关知识更加好的渗透语文教学中。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渗透国学教育
我国的国学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有很多堪称经典的故事流传至今,教师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以便于更好地将国学教育渗透定其中。现阶段,科学技术已经融入我们的各个行业,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可以将其融入国学教育,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教学资源库中找到相关内容,再将其播放给学生看,以便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时也可以更加轻松[3]。对于多媒体教学方法而言,可以将一些比较枯燥的学习内容变成趣味性十足的视频、音频或者是图片等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国学知识中。比如《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教师为了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三国时期,形成三国鼎立时各个国家的臣子为了国家利益互相之间的明争暗斗,如周瑜为了使吴国更加强大,想出削弱蜀国力量对诸葛亮步步紧逼设计陷害,想要用军法至他于死地,想出让诸葛亮三天内打造出可以用于战争的十万支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章内容还原,让学生可以在他们两人之间的对话中感受到周瑜对国家的忠贞,对蜀国的忌惮与想要杀害蜀国出谋划策的第一军师之心,而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使周瑜计划失败的整个过程。将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后,可以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还可以将国学教育内容渗透给他们,帮助他们快速成长的同时,提升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是现在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同时深得学生的喜爱。
结束语:我国有丰富的国学资源可以用于教学,教师可以将其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使他们在积累语文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不断提升自己的品格变得更有修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育部门已经开始在语文教学中加入大量国学内容,以便于将我国传统文化精髓更好的传承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国学教育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人的智慧与爱国情怀。
参考文献:
[1]向新蓉.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77.
[2]戴秀兰.向“经典”取经 为“生命”润色——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经典国学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120-121.
[3]罗方圆.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渗透思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146.
[4]关艳梨.国学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J].汉字文化,2018(S1):97+117.
[5]魏学刚.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J].才智,2017(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