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华
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初级中学
知识目标:知道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
能力目标:提升辨识、取舍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增强合理利用网络的能力;能够在网络交往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遵守网络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不沉迷于网络,树立珍惜亲情、友情的意识;树立对科学技术的崇敬之情,以崇 尚科技为荣。
教学重点:知道网络的利与弊,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出示奶奶和爸爸对网络的看法图片。提出问题:
1、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他们说的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情况,但对网络的理解都有片面性,奶奶只看到了网络的消极作用,爸爸只看到了网络的积极作用。)
2、你是如何如何看待网络的?(复习巩固上节课对网络的认识。)
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
3、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合理利用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引入课题。)
二、新课探究:
第一部分: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原因探究。
①、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②目的:提高媒介素养,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简介媒介素养:
含义: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内容: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目的: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促进社会进步。
(二)、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方法探究。
1、展示(课本P17探究与分享)
探究问题1:时间哪去了?
观点1:现在我身边很多同学越来越“宅”,到家就是手机或者电脑,游戏能玩一天。
观点2:网上购物花的时间太多了。
观点3:网上的资源太丰富了,浏览起来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有时候会占用大量时间。
观点4:有的时候上网查资料,会消耗很长的时间,在海量的信息里面筛选出有用的东西,挺难的。
探究问题2:如何找回时间?
(1)不可沉溺于网络。
(2)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
(3)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
探究问题3:你有网瘾吗?(可能有轻度网瘾)
阅读课本P18页相关链接,了解网瘾知识。展示网瘾案例。
小结:互联网上有无限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2、辨识网络信息。
探究网络谣言的危害性。展示材料(今年疫情的网络谣言案例)。
警方提醒,谣言传播具有突发性且流传速度极快。要提高明辨信息真伪的能力。转发信息时,一定要先核实真伪,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对于恶意编造、传播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安定的不法行为,公安机关将依法查处!
方法与技能:远离谣言小方法
注意信息出处,核查权威网站
多方验证信息,多个途径了解
理智辨别内容,多想想可能性
问他人辨真伪,向专家寻帮助
提问:网络上还有哪些不良信息?(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小结:(1)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2)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3、探究利用网络骂人行不行?(多媒体展示材料)
王某与张某同住一个村镇,因生活琐事导致二人相互猜疑,多次发生口角纠纷。2016年8月,张某在网上注册了一个“陌陌号”,并通过该“陌陌号”发表动态信息辱骂王某。第三天,该信息被他人发现并告知了王某,王某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民警经调查核实,张某确实通过互联网使用污秽语言辱骂了王某,就依法对张某作出了行政拘留3日的治安处罚。王某认为张某的行为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将张某告上法院,请求判令张某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1万元。
提问:张某受到处罚,给我们什么警示?
提示:网络也要遵守规则,有道德规则,也有法律规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小结: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以上内容指向的主要是青少年学生网络行为的底线,接下来要讨论经下网络行为的上线。即倡导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那我们到底为社会能做些什么呢?
第二部分:传播网络正能量。
1、观看图片(中央政府网的节选留言)
提问:这些留言对你有什么启示?
(1)、我们有好的建议可以向上级部门反映;(2)、我们可以反映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寻求帮助。(3)、积极参与。
小结: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的诉求,为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2、思考:在网上你还能为社会、为家乡、为他人做些什么?
(1)在网上推销、宣传家乡的脐橙,为家乡的经济作点贡献。
(2)在网上宣传家乡美丽的风景,为推动家乡旅游作点贡献。
(3)在网上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为构建和谐社会作点贡献。
(4)通过网络募捐的方式,为需要帮助的他人提供帮助(轻松筹),为家乡,社区添置一些健身器材。
(5)通过网络捐款,为社会的慈善事业作点贡献。等等。
小结:我们要正确地运用网络,在网络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过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养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这一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学生谈收获)
教师结束语:可以说今天的生活即网络生活,我们处于现实与虚拟之中,我们不仅要遵守现实社会的规则,更要遵守虚拟世界即网络世界的规则,让网络为我所用,不要我为网络所困;让网络助力生活,推动社会发展,不要让生活困于网络,不要让社会受阻于网络。
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