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红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实验小学 050200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主要对小学生进行交际能力与语言教育的培养,传递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与各国优秀文化,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学生语文的阅读能力,促进学生语言交流,加强语文知识的吸收,是小学语文教学有价值的重要内容。此外,从考试的角度看,语文考试中的阅读题占据极大地分值比例,由此看出,小学语文教师需注重加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策略
引言
学习语文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提高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小学生正是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通过进行有效的阅读,能够丰富语文素材,积累更多的词汇与句子,为今后的写作以及对其他学科的学习理解提供较大的帮助,故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一、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加深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小学时期,语文阅读大多均是在课前或者课后实行的,极少数的时候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课前进行语文阅读可使小学生们提前了解课堂所要学习的语文内容,增深小学生们对新知识的印象,进而提升课堂学习成效。课后阅读往往在教授完课文之后实行,这样可深入的增深小学生们对新学语文知识的记忆,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然而在课中阅读,则是为增强某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提升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中重点、难点知识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终身阅读兴趣
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良好的阅读习惯正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低年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习惯,进而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中学生可以沉浸在文章以及书籍的情节中,从而汲取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对语文各项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阅读带来的乐趣,提升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其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打下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缺乏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培育的重视
在新课程变革的推动下,即便诸多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已尽力更改教学方式和方法,然而因传统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诸多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依旧停滞在重视语文理论知识的抄写与背诵层面上,如此枯燥无味的教学难以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育产生消极影响。由于语文教师过度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必定会忽略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关注。
(二)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小学时期是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打基础的黄金时期,但由于小学生年龄的问题导致其学习能力弱知识掌握的不完全,在课堂上容易溜号很难集中注意力去阅读文章。要想提高小学对语言应用能力最主要的方式便是在日常学习中进行阅读训练,大部分小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片面的阅读没有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在课后也不接触课外阅读,逐渐丧失对阅读的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系统最大的弊端便是在浏览其它题干或者文章时很难找到重点从而浪费了答题时间,最终影响了阅读的效率。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关阅读任务,教师要结合课文中的难点,以课本阅读为主,重点设计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及提升其积极性,注重对学生的文字功底进行加强。因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基础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都不足,从而,需要教师根据他们的年龄需求,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培养。对小学生而言,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从不同的方面出发,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自我的探究能力进行培养,达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除了和实际教材相符外,还需要在学生的自身个性化发展上加以重视。
(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建立阅读习惯,对于想学生来讲,教师可以在课前对学生提出一定的阅读问题,从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的预习,在问题设定时,要注意问题的趣味性并且要降低问题的难度,让学生能够带着趣味性的心理,从阅读中积极地寻找答案,这是培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第一步,通过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三)结合语文阅读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学习效率在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高效率往往是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人们通常都会对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去付出努力,阅读与写作也不例外。让学生对阅读与写作产生兴趣是很关键的一步,而小学生因为年龄问题,对于新鲜事物拥有着强烈的探知欲,老师只需要简单的引导,激发出小学生对于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挖掘出小学生在这方面的才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之后学生会自主进行阅读与写作,培养出爱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创新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结合语文学科特点,主要以阅读文字解读文字为主,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语文以阅读的方式为获取知识的途径,无论是对知识和语言文字的积累还是对语言的运用都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基础。通过不断扩充阅读信息资料量,并以此逐渐积累阅读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语言结合学生特点做到因材施教,结合优等生、中等生与差等生的学习能力与特点创新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普及的现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配合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熟练的掌握多种阅读方法与技巧,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主要组成部分,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语文能力的强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对相关技能的掌握与理解。故此,教师应注重培育小学生们的阅读能力,通过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模式、培育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以此提升小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侍冬梅.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提升策略探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82.
[2]程娟,陈香.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探索[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355-357.
[3]汪秀芝.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681-682.
[4]李梅.小学语文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65.
[5]姜红梅.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72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