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琼
师宗县葵山镇者黑完小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减负”一直是一个不断被提及的话题,也是教师在积极开展的教学活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作业布置中,效果总是差强人意。有些减负有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作业是一种让学生进行自我动脑、自我创造的过程,学生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能够对课堂所学进行有效的掌握。因此,如何提升作业任务的布置是当前教师一直在不断探索的事情。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探讨,为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引言
在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作业的设计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点,也正是通过作业的完成,学生才能够实现课堂内知识点的学习和课外知识点的衔接,进一步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学习的知识点。教师要避免为农村学生设计单调枯燥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进行个性化作业的完成,给学生的个性和发展提供机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寻求更加有效的作业布置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作业的完成中,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一、设置开放性作业,发挥学生创造性
要在设置作业时充分发挥创新性,教师就要善于设置开放性的作业题目。许多教师在设计题目的过程中死板僵化,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学生长期进行这种题目训练,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惯性思维,缺乏创新意识,在面对不同的题目时不会举一反三,无法有效达到训练效果。开放性的题目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要求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题目展开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能力,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有效锻炼。例如,在学习《数星星的孩子》时,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同学们说,小张衡之所以能在长大后成为一名伟大的天文学家,是和他从小对星星的热爱以及对星星耐心细致的观察密不可分的,在课后给同学们布置一个小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张衡的观察结果正确吗?他在数星星的过程中都有哪些新的发现呢?请同学们仔细思考并在下一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答案。教师通过这种开放性的作业任务既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也能让学生在仔细分析思考的过程中深刻学习张衡这种从小认真耐心和善于观察的好品质。
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设计分层作业布置
在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学习的特点,他们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家庭状况各不相同。如果教师为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就会出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遏制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之前,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设计分层作业的布置,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进行完整,这样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知识学习的快乐。例如,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之后,要求优秀的学生要进行细致的观察,融情于景,带有感情地进行写作;要求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做到表达流畅,细致观察,条理清晰;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则需要学生做到语句通顺,尽量写出所表达事物的特点。教师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为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写作学习的兴趣。
三、作业设计符合趣味性
趣味较强的作业设计能够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小学语文作业是教学活动一项重要的内容,教师应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积极探索,帮助学生构建相应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相应的知识技能。
在作业设计中,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任务,满足学生可玩耍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在每一项活动设计中增加目的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趣味性的设计应能将手、脑相结合,让学生对作业兴趣盎然。教师在设计作业过程中,可以布置画一画、做一做、查一查等趣味性活动,充分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四季之美》这篇短文通过几段简短的话语就将四季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搜集一下四季中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花朵,以及成熟的果实或者其他代表性的事物,让学生通过用绘画的形式在家中完成相应的作业任务,随后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为四季所做的“四季图”。在该过程中,学生通过“画一画”和“找一找”,体验到完成作业的乐趣,懂得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四、实行多元化作业,开放学生思维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课堂的小主人,老师应该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让每位学生把知识点学懂、学明白,开阔学生的学习空间,打开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作业布置上需要考虑不同学生水平的差异,既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乐趣,也要考虑到作业的完成量、知识点的掌握。这就需要加强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了解,如学习特点、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把语文作业融合到日常生活中,从生活中去了解语文魅力,转变学生思维模式,让学生都能通过做作业来提高语文成绩。通过创新作业形式,设计多元化的作业,精准定位每位学生,层层递进,让学生能够各取所需,各有所获,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五、作业结合实际,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要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充分发挥创新性,教师就要善于在设置作业时充分联系实际生活,在题目中添加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元素,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于完成作业的兴趣,学生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将书本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展开思考,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白鹅》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个小练笔的作业,通过模仿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来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这种写作手法,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从这种动物的特点、外形、性格、进食特点、怎样嬉戏以及作息规律等方面进行描写,让学生学会对优秀的文章进行仿写,并学会通过观察实际生活来有效增加写作素材,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及对大自然的观察能力。
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设计实践性的作业
生活是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源泉,只有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走进生活,积极地进行实践才能够让学生集中听说读写演,深刻地感悟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相关内容。不管教师为学生如何进行作业的设计,最终的目的都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教师为学生布置实践性的作业仍然需要以学生学习的课本内容为重点,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堂上学习的语文知识。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完《汤姆索亚历险记》之后,可以让学生展开小组实践活动,自己进行课外书籍的选择和阅读,在阅读之后通过自己的联想分析汤姆索亚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你的身边是否也存在这样的人。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知识的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
结束语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及作业设计都存在着许多弊端,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都难以得到有效锻炼,与城市学生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缩小其与城市学生间的差距,教师应当积极发挥创新意识来提高作业题目质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谢威义.小学语文有效作业的研究[J].才智,2019(36):4.
[2]从美连.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398.
[3]姚兴梅.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指导策略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9,21(24):187.
[4]李福.浅析语文作业优化策略[J].汉字文化,2019(16):145+159.
[5]朱萌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