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0期   作者:王莹
[导读] 数学是一种传统的智力活动

         王莹
         济南市育贤小学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数学是一种传统的智力活动,是人类发展历程中必须遗传给后人的文化遗传,它具有促进文化和人的双重发展的作用。一方面教学数学知识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另一方面进行数学知识教学本身就是对数学文化的传承。这里的数学文化并不是指的作为知识的数学,而是数学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数学精神、数学故事、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本文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入数学文化的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入;数学文化;策略
引言
         数学作为人类文化中深刻而有力的部分,广泛的渗透于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它不仅是一种实用性的工具,还是一种文化。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课程中,广大数学老师并未对数学课程的文化性特点给予充分的重视。以至于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不到位,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无从培养,数学学科教学水平有待提升。所以要对对小学生数学思想教育予以重视,这样可以为学生学好数学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要把数学文化与课堂教学进行充分的联系。
一、当前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情况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长期影响下,许多教师尚未意识到数学文化的价值,对数学文化不够重视,错误地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只需要将数学知识点教授给学生,而忽略了数学文化的人文教育价值。从教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许多数学教师对数学文化教研活动不感兴趣,对新型的教改理念持保守态度,正因为教师自身数学文化素养落后,缺乏进取精神,才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无法真正融入数学文化。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行的过程中,许多教师也开始尝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但是由于缺乏先进教学经验的指导,渗透效果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数学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数学语言、数学史、数学美等都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具体体现在价值观养成等方面。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数学文化的应用不够熟练,过分关注数学文化本身,忽略了数学文化与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这无形中影响了数学教学的初衷,不利于学生发展。
二、提高教师数学文化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是落实和开展数学教育的主体,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应用,需要小学数学教师本身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具备良好的教育技能、拥有极高的文化内涵,用言传身教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数学教学观具有指导性,能够规范和引导教师的行为和思想,数学文化教育需要良好教育观的支持。数学文化、数学素养、教育理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行教育科研,同时学习有关文学、哲学、社会与自然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数学教师还应该经常阅读与数学相关的书籍,搜集相关资料,从多个角度理解数学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从而不断提高数学素养。数学教师通过阅读,可以加深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拓展自己的数学眼界,另外,数学教师应该注意生活与数学的整合,能够随时搜集与数学教学相关的素材。这样小学数学教师才能够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开展文化教学,培养小学生数学文化素养。
三、挖掘教材蕴含的文化内涵于课堂,凸显数学文化的丰厚意蕴
         现行不同版本的数学教材,都力求凸显数学的文化价值属性,在一些知识点的学习中,通过“你知道吗”“数学万花筒”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了许多数学的趣事、轶闻,如重大数学发明和著名数学家的故事等。

这些内涵丰富的数学文化内容会将学生带入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美妙的数学世界。此外,除了这些外显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师更应独具慧眼,深刻挖掘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凸显数学文化的丰厚意蕴和人文价值。比如,在教学“生活中的比”一课时,教师就充分挖掘了浸润在“比”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不断探索发现的精神及“比”与人类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比”产生的现实意义,即探究现实情境中照片的像与不像的问题,沟通了数学与生活。同时,教师设计了选择1∶80和1∶100的蜂蜜水及找生活中用3∶4表示的情境,充分挖掘生活资源,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体现了数学文化的应用价值。此外,教师还融入德国数学天才莱布尼茨为揭示比号与除号的亲缘关系而对比号所作的界定;“比”在大侦探福尔摩斯探案过程中发挥的相当重要的作用,依据罪犯留在现场的脚印,根据人脚与身高的比为1∶7,从而锁定罪犯身高,顺利破案;隐含于世间万物及堪称人类建筑奇迹,如埃菲尔铁塔、金字塔等宏伟建筑中的奇特、美妙的黄金分割比。这些例子足以让学生对数学的奇妙叹为观止,在感受数学的博大精深的同时,领略到人类的智慧和文明。
四、融入数学思想,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学科是一门以训练学生思维,开启学生智慧为主要教学目的的学科。数学思想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要想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就要数学学科基本思想渗透到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在对数学知识的探究之中感悟数学思想,学会数学的解决数学问题。转化思想是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思想之一。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以历史典故导入课堂,让学生们在典故的分析中学习了转化思想,然后以问题引导学生们将该思想应用到数学知识探究过程中去,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知识探究能力。
五、在课堂教学内容中融入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既包含有数学理论思想,又包含有历史文化思想。那么,数学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深入数学文化,从而推动展开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虽然小学数学在教学内容上较为简单,并且在学习深度上也较为浅薄,但是小学数学终究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数字语言,如果小学生在某一点理解不透彻,那么就会使得在学习后面相关联的内容时感到吃力,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烦躁的情绪,从而会降低到小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如果将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方式融合起来,可以在讲解数学内容的同时,向小学生介绍数学家的人物背景或该理论的理论价值等,以此来增强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当小学生在学习关于圆的知识点时,教室可以给学生们讲述关于圆形的历史由来。如果从圆形的起源来看,早在18000多年前山顶洞人就已经利用砾石等石器就画出了“类似圆”,而到了之后的陶器文明时代,人们开始学会利用转动圆盘制造陶器,这就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圆形。而当小学生在枯燥的数学课堂中,在听到这些历史趣事时,对于小学生是具有放松提神的作用。由此可见,数学文化既有利于缓解小学数学课堂的课堂氛围,又有利于增加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喜爱程度。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才能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入数学文化,是新时代小学数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高质量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保障。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积极学习先进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路,从数学美、数学历史、数学应用等多个角度将数学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汪艳.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2]张华宁.小学校园数学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9.
[3]陈娅.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的使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4]徐云鸿.小学数学文化渗透教学路径——基于数学价值观的教学课例解析[J].现代教育,2019(05):55-57.
[5]吴冰冰.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施策略及评估研究[D].集美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