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翠
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稷峰镇城关中心校涧东小学 043200
摘要:阅读教学是除开作文教学之外在语文教学中担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小学高阶段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老师要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知道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并且主要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主,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为日后的写作以及语言表达打下不可磨灭的基础。本文基于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的教学策略的探讨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引言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需要加强对学生信息收集以及处理能力的培养。而阅读教学便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对于学生来说,通过阅读可以把握文章的大体内容,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探究,更深刻的领悟学习内容的含义。因此教师必须要给予正确的引导,不断加强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的现状
小学是学生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好的基础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益处,一旦错过这段黄金时期,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能也不会取得好成绩。而高段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打开各种新世界的大门,让学生在多元化的精神世界里,享受尽情遨游的快感,是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文化的根本来源;阅读能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哲理、道德,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了解他人,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但在目前的小学教学中,大部分教师还没有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引起足够重视,仍然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传统教育理念,过分注重课本基础知识的积累以及考试技巧,着重抓学生对重要知识点以及考试难点的掌握程度,没有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很好的培训,忽略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小学生还处于一个比较爱玩的年龄阶段,对新事物也充满了好奇心,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无疑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枯燥无味,从而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的心理,从而导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高,无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严重影响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不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目标。
二、深挖教材内容,提升阅读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师只让学生进行课内阅读是万万不可的,还需要课外著作的衔接,将阅读课堂拓展延伸。拓展阅读教学既属于一种课堂模式,又属于一种体验活动。教师通过大量的课内外阅读,使学生积累文学素材,提升写作经验,帮助他们更加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有效运用有关知识。而且,在课堂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融入到阅读之中,不能只是形式化地去完成任务,更不能在阅读中“一目十行”。因此,教师要利用有效的方式带动学生进行思考,结合着教材内容与学生的个性化意识展开课外阅读,促使其培养长久读书的习惯,提升文学素养。
例如,在进行“一本男孩必读的书”的教学时,教师先要让学生通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然后抛出问题:“同学们,为什么文章中的书要一直流传下去呢?”“为什么害怕危险的心态比危险本身还危险呢?”教师通过生动风趣的语言和对教材内容的深度挖掘,让学生对课文有所了解。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小学生往往对于成年人十分依赖,课堂上很容易对教师产生畏惧、害怕的心理,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更是害怕教师的提问,导致学习重点无法放到课堂上,长此以往,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良莠不齐,导致学生语文阅读的整体水平受到影响。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范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下高效学习,从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在实际授课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有一个良好的把握,通过对学生认知能力的了解展开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与受益者,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阅读素养。
四、加强课堂引导探究,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近年来,新课程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随之对阅读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注重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动、踊跃参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忽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反而是要有效借助师生友好互动,师生和谐关系建立,有效加强对学生引导,切实增强学生探究意识,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悟文章主旨、思想感情,从而真正实现学生阅读体验的丰富、强化。另外,还需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广大教师一定要紧密结合阅读内容做出问题的提出,以引导学生展开有效的探讨活动。如:以《父爱之舟》的阅读教学为例,广大教师可以先以以下这些问题作为引导,即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分别写了什么?这样写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整篇文章是按照什么叙述顺序来写的等等?让学生展开探讨,进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紧接着要求学生再次读课文,并以多样化的形式如小组形式等对文章细节展开深入分析、探究,如作者在梦中回忆了哪些场景?作者为什么要以梦境的形式回忆往事?课文中的哪个场景最感人呢?为什么?同学们能说一说如何才能使场景描写更感人吗?文中多次出现的事物是?文章的题目是《父爱之舟》,这里的“舟”仅仅指姑爹的小渔船吗?为什么?有效借助老师加强对学生引导,并要求学生大胆发言,大胆发表自身见解。如此,学生们才能正确理解“父爱之舟”的含义,深入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深厚的父子之情,并增强自身的阅读体验,深化自己知恩、感恩的阅读情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在利用拓展阅读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改善存在的问题,培养其对书籍的喜爱之情,在加强文学素养的同时,也让教师的教学水平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王佳慧.培养小学高段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西安会场)论文集(四).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67-69.
[2]王晓英.对小学语文中高段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87-189.
[3]姚凤英.“整合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高段的应用措施分析[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