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5702完全中学 712200
摘要:语文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当引起教师的重视。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关注语文思维培养的无限性、渗透性以及交流性特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并鼓励学生之间有理有据地交流彼此的不同看法,注意学生探究意识的培养。另外,教师还应当丰富教学形式,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具备语文思维。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语文思维
引言:学生步入了高中阶段,其思维水平已经较为成熟,通过对其语文思维的培养,能够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加灵活高效。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树立学生主体的先进教学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和全面性思维。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留出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并通过适时点拨帮助其使结论更加完备,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一、语文思维培养特点
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有三个主要特点,分别为思维空间的无限性,知识的渗透性以及学生主体之间的交流性。语文学科的知识量十分广阔,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各个学科也都渗透了语文知识,因此,语文教学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具有无限性的特征,同时,语文的知识往往是通过学生的阅读、写作等行为,无形中渗透进学生的知识体系当中的,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耳濡目染尤其重要。而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对于同一段文本、同一篇文章会产生不同的观点,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看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的策略
(一)联系生活经验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更体现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如果教师能够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调动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能够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1]。但语文知识包罗万象,涵盖了从古到今的各种知识,一些课文的历史背景距离当今学生的生活环境较为遥远,或者文中角色的生平遭遇较为复杂,社会经验比较单薄的学生对其产生情节会产生认知冲突。语文教师应当利用好学生的认知经验与认知冲突,通过策略性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例如学生在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学生根据其生活经验,能够感受到文中“秋”这一季节的景象所带给人的凄凉之感,但作者为何会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就需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起。大部分学生对于作者生平以及作者身处的时代并不了解,需要教师加以拓展。
当学生知道,郁达夫是在“白色恐怖”的威胁之下迁居杭州,又在战乱之中颠沛流离赶往背景,这才领略了“故都的秋”,学生会对其中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有更深的感悟。
(二)鼓励“百家争鸣”
高中生对于问题的认知和看法往往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对于一些语文问题,尤其是开放性的主体,学生往往各执一词,众说纷纭[2]。部分教师为了维持安静有序的课堂纪律,防止学生的质疑阻碍正常教学的推进,将其提出的看法置之不理,这种做法无疑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创新性的思维得不到发挥。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即便是学生当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声音,教师也不能进行否定性的评判,使学生通过资料的查询,文本的深入分析来说服对方,才能使其在课堂中收获更多。
(三)实施探究式教学
要想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建立学生的语文思维,教师应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法,给学生以质疑、求索的空间,从而锻炼思维水平[3]。教师可以从高中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出发,结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探究式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下一步一步靠近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在民主、开放的环境中解析文本,与传统的听讲方式大不相同,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
(四)丰富教学形式
新课程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这样才能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新鲜感,调动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教师可以先使用多媒体播放影视剧的相关片段,再邀请学生扮演其中的各个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的生动。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对于“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情节中出现的各个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的把握会更加贴切。
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应当树立先进的教学思想,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细心揣摩与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着眼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精心进行创新性的教学设计。教师应当对学生建立信任,相信学生能够依靠自己已有的语文知识能力,形成独立性见解,顺利解决问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让渡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使其能够进行个性化的思考,锻炼其语文思维。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相信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够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杨丽雅.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的策略[J]. 西部素质教育,2016,2(21):240.
[2]张朝昌. 发展与提升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 语文建设,2018(20):4-8.
[3]何鑫. 高中语文“思维品质”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 教育科学论坛,2019(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