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0期   作者:赵红
[导读]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聚焦德育引领、活动开展、知识巩固、能力提升,鼓励引导小学语文课堂凝聚正能量,探索推进共享式德育课堂建设。
        赵红
        山东省齐河县第三实验小学,山东德州,250014
        【摘 要】加强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意义重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聚焦德育引领、活动开展、知识巩固、能力提升,鼓励引导小学语文课堂凝聚正能量,探索推进共享式德育课堂建设。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教学管理;路径探索
        
        
        引言
        加强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有利于发挥学生作用,有利于创新学生服务,有利于构建德育新格局。加强小学语文课堂德育,要按照立德树人创建要求,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一体推进德育活动、服务保障、学生德育教育、语文能力提升等工作,教育引导学生凝聚正能量。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新时代加强基层德育的背景下,强化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既是中国治理模式的巨大优势,也是德育工作的题中之义,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一,推进德育更新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教学教学理念和治理方式向现代化转变,治理中的德育作用日益突出。小学语文课堂德育必须树立大德育理念,主动适应学生群体结构与组织架构变化,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小组设置,才能驱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精细化,顺应社会转型中创新教学管理的需求。
        第二,破解教学困境的必然选择。面对学生学习现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学生管理模式缺陷、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诉求、小学语文课堂德育不明晰等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德育统筹整合、凝聚合力,方能加以解决。
        第三,创新学生服务的重要举措。小学语文课堂是管理的基础单元,是学生日常生活、交流活动和服务管理的主要场所,也是他们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实现价值的重要阵地。加强小学语文课堂德育,实现学生学习教育在课堂、服务管理在课堂、文化提升在课堂、发挥作用在课堂,是加强基层德育工作的需要,也是实现学生自我价值的需要,更是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治理和服务创新的需要。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路径
        新时代加强基层德育的背景下,要积极探索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新路子,推进小学语文课堂共建共治共享。
        一是聚焦德育引领。围绕立德树人品牌创建,探索“德育+共建”模式。一方面,坚持以需求为导向、顺势而为,突出学生需求、教师意愿、班级小组要求“三结合”,有什么样的条件就创建什么样的学习小组,有什么需求就对接什么班级小组,适合哪种形式就采取哪种形式,突出实效性、鼓励多样化。既可以安排“共性指标”,也可以凸显“小学语文课堂特色”;既可以分门别类建立功能型学生组织。另一方面,坚持将服务学生作为出发点,综合考量学生文化素养、德育教育、能力提升等因素,开展举措。积极选择基础扎实、成效较好的班级作为试点,积极探索推进小学语文课堂示范点建设工作,定期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共享活动阵地,丰富德育元素。
        二是聚焦活动开展。围绕立德树人品牌创建,探索“德育+团队”模式。一方面,组织学生参加学习和活动,通过了解其兴趣爱好、专长,动员学生加入小学语文课堂各班级小组开展有益于身心的文体活动和知识巩固活动,并根据学生德育学生实际需求孵化新班级小组。另一方面,发挥资源优势,把立德树人品牌建设作为活动开展的着力点,组织课堂教学小组,开展活动,丰富活动形式,扩大活动载体,做实活动内容,丰富小学语文课堂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聚焦服务保障。

围绕立德树人品牌创建,探索“德育+服务”模式。积极引导班级优秀学生发挥优势,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带头发挥作用。加大关心力度、走访频度,重点关心关爱空巢、独居、留守和生活困难学生,定期反馈情况,形成齐抓共管工作合力。例如,小学语文教师要从立意的角度对学生做思想教育与情感熏陶,引导学生用批判精神与悲悯情怀自觉对自身灵魂进行参省,对自己的真诚、责任感、高雅情趣与同情心进行反思;让他们能够对身边的人与事客观地看待,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是非对错加以分辨。
        四是聚焦能力提升。围绕立德树人品牌创建,探索“德育+活动”模式。第一,以德育引领正能量活动,以正能量活动成果检验德育工作成效,实现德育与知识巩固活动互相融合、双轮驱动。第二,结合学生特长优势和自身意愿,适时适度组织参与小学语文课堂治理,在弘扬文明新风、关心教育青少年等方面,为小学语文课堂建设增添正能量。通过文明劝导、文化宣讲、敬老慰问等活动,奉献爱心。第三,组织开展关心下一代、倡导文明新风等活动,为文明小学语文课堂建设做出贡献。积极联系各级关工委组织,努力打造“五老”“十员”“四支队伍”,力争把符合条件的“五老”人员都纳入到“十员”队伍中来。
        五是聚焦学生德育教育。围绕立德树人品牌创建,探索“德育+教育”模式。分层次组织开展培训辅导、通报会等学习活动,把立德树人知识巩固力量凝聚起来、带动起来,推动形成一人进步,多人受益的示范效应。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保障
        加强小学语文课堂德育,要做到组织领导有力、需求导向明确、活动开展有效、推进步调有序。
        第一,组织领导有力。围绕立德树人品牌创建,要以破解小学语文课堂德育难题为突破口,坚持开放共融共享的理念,以文化活动场所为依托,着力注入学生德育服务新动能,融入学生兴趣小组建设于一体学生组织凝聚新平台。要着眼于“小学语文课堂服务学生、学生服务小学语文课堂”的“双服务”模式,持续探索学生工作与基层工作融合发展,实现学生、学生工作和小学语文课堂多赢共进,促进学生工作高质量转型发展与小学语文课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双提升”。
        第二,需求导向明确。围绕立德树人品牌创建,坚持边研究、边总结、边提升,充分发挥平台支撑和示范带动作用,发挥经验和资源优势,有力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治理和服务,逐渐建立学生工作进小学语文课堂、学生服务小学语文课堂的长效机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中积极参与和献计献策。
        第三,推进步调有序。围绕立德树人品牌创建,整合资源,统筹推进,持续发力。要及时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问题,把推进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安排专人具体负责,要以德育带动学生能力提升、服务保障等各项工作,有效发挥学生作用和班级小组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更多正能量。
        四、结语
        加强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意义重大,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以教学小组为切入点,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聚焦德育引领、活动开展、知识巩固、能力提升等五个重点,鼓励引导小学语文课堂凝聚正能量,探索推进共享式德育课堂建设,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治理水平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普登学;谢晓春;小学语文课堂党组织在小学语文课堂治理中的角色探析[J];甘肃理论学刊;2007年06期
2    罗晓奎;学生是小学语文课堂治理中最有优势的主体[J];小学语文课堂;2012年13期
3    马兆明;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在小学语文课堂治理中的功能定位[J];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07期
4    马兆明;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在小学语文课堂治理中的功能定位[J];东岳论丛;2006年06期


作者简介:赵红(1982-),女,汉族,山东临沂人,齐河县第三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