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上肥镇学校 112300
摘要: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语文教学中承担着不同的教学任务,但它们又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在阅读中可以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方法,在写作中又可以增强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以读促写”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积累,领悟写作技巧;拓展学生思维,丰富想象空间;梳理文章结构,学会谋篇布局,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学生写作能力;培养措施
引言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和写作都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开展实践教学时,怎样将阅读和写作充分融合在一起,以阅读教学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这在当前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所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所以,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积极开展阅读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正如我国著名诗人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丰富阅读形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阅读,以此扩展学生知识视野,使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流畅而自然的写作。首先,在课堂阅读中,教师要改变以往被动灌输阅读知识的教学方法,采取提问引导式的新型教学形式,以具有导向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自主阅读,主动获取知识,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还可让学生自由选择和积累写作素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其次,教师要加大课外阅读力度,让课外阅读成为课堂阅读教学的有力辅助和补充,为学生推荐适宜的课外辅导材料,将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填充学生生活每一角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进一步扩充学生的写作素材库;最后,教师还可举办小型的读书会、读书比赛,设立读书角,提高学生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并组织学生书写对读书活动感想,锻炼学生写作能力,促进其写作水平的提升。比如,在讲解《不留余地的狼》时,教师就可组织学生自由阅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阅读空间,引导学生各自积累写作素材,不给学生做硬件规定,以免限制学生阅读发散性。
2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全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心特点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章,使小学生能够产生对阅读材料的兴趣,快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小学语文课堂中,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师在进行对文章的讲解时,要注重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手法、修辞手法、写作结构等等,然后让小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关于写作的一些知识,从而能够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比如,在讲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时,就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在刻画鲁迅先生的外貌、情绪、神态时所使用的描写方法,从而可以开展人物外貌描写的写作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从而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注重阅读方法讲解,掌握写作技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于小学生而言,给他们教授阅读方法比起阅读知识要重要得多,因为阅读知识的影响是单一且短暂的,而阅读方法却是长久而存在的,在未来阅读和语文学习过程中都将发挥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的讲解,对阅读文章中所使用的修饰手法和优秀写作技巧进行重点讲解,并设置一些小练习,锻炼学生对写作技巧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继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素材是写作的基础,也是写作的血肉,而写作技巧和方法则是写作的骨骼,是文章整体框架的展现,也是文章优美与否的关键。
在小学生写作过程中,除却无从下笔这一大难题外,其遇到的第二个写作障碍就是满腹经纶,却不知如何说起,即使有想法但因不懂写作技巧还是无法流畅表达,使得很多小学生对写作敬而远之,产生很强烈的抵触心理。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提高对阅读方法的讲解,可帮助学生搭建写作框架,让学生学会合理运用写作素材,整合语言表达,最终呈现出一篇完美的文章。例如,在讲解《桂林山水》一文时,作者使用了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桂林山水的美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此时教师就可借此启示学生,在写作时可适当使用此类修辞手法,增强对某一事物的描写力度,提升文章质量。
4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写作环境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悄然走进课堂。多媒体技术有利于阅读与写作一体化的顺利开展。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的阅读写作带来一个全新的体验。以《千年梦圆在今朝》为例,教师可以把教材中提到的我国第一次成功发射人造卫星到2019年“嫦娥四号”成功探月,这期间所有成功发射卫星的视频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让学生观看,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骄傲,并向参与航天事业付出不懈努力的工作人员学习。通过观看多媒体学习这篇课文,课后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使他们的阅读、写作能力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5拓展思维,丰富想象空间
著名哲学家狄德罗曾经说过:“想象,这是一种特质。没有它,一个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思想的人、一个有理性的生物、一个真正的人。”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教师也得先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多看一些童话、神话、科幻等故事书,让学生在阅读中拓展思维,丰富想象力。统编教材在三年级编排了童话单元、寓言单元之后,在四年级又编排了神话单元,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鲜明的神话人物形象:勇于献身的盘古、坚韧执着的精卫、勇敢不屈的普罗米修斯和甘于奉献的女娲,也感受到了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力。
6重视阅读情感探索,加强写作表达
如若说写作素材是血肉,写作方法骨骼,则情感就是灵魂。一个骨骼完整、血肉饱满的人却确实灵魂,则充其量只能算作是行尸走肉,为此情感表达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除基本的阅读知识教授以外,一定要高度重视阅读文章情感和思想的探索,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章背后含义,体会文章表达自身情感的写作语句,了解情感于文章之意义,对作者所表达的观点,进行积极的讨论并对此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唯有如此,才能在自身写作时富有情感地表达。例如,在教学《少年闰土》一文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并通过具有导向性的问题,逐步引起学生和作者的情感共鸣,掌握作者所表达的是对小闰土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关注到情感融入的重要价值。启发学生在写作时,不可随意套用各种模板,而是要借助作文主题,结合自身实际经历,有感情、有思想地表达,如此才能使文章避免空洞,显得丰满而充实,才能吸引更多读者青睐,才能日积月累提高自身写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以读促写”方法的训练,不仅让学生提高了阅读兴趣,在阅读中积累素材,丰富想象,汲取有效的写作方法,更使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为他们今后的写作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作为语文老师,只有不断研究,积极创新,充分发掘和利用教学资源,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一目标去探索,去努力,去实践,千姿百态的自然景物,气象万千的社会生活,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一定会在学生的妙笔下生辉,一定会折射出灿烂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林海涛.强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写作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2015(8):36.
[2]刘雪影.强化学生写作意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