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桂爱
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小学 浙江台州 317200
摘要:兴趣就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当有足够的兴趣时,学生的学习也必将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可以培养的,让其在足够优秀的学习环境中生活,也必将对其会有显著的影响。学校就是一个学习环境足够浓郁的地方。学校可以从阅读方面开始抓紧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习的重点教学任务,也是培养和启发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具体包含语文知识、能力素养、情感体验以及传统文化等内容。由于语文素养的内容能够有效地体现学科教育的重要价值,因此,学生可以借助语文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拥有优秀的品格和必备能力。调查显示,当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为了完成教材任务,阅读教学停留浅表。所以,教师需要反思自身阅读教学,紧跟课程目标和要求,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让阅读教学成效显著。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大环境下,仍有一些问题妨碍着教师的授课成效。首先,单一的教学手段仍充斥着大部分的语文课堂。传统的“讲授制”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虽然可以按时完成阅读教学任务,但他们的阅读水平却没有得到提高,思维方式也未改变,只是一味地被灌输,不利于其语文素养的提升。其次,课内阅读教学缺乏与课外名作的融合。教师过于注重课本教材,不能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外阅读,也没有对其展开合理的引导,进而导致他们缺乏阅读兴趣,不利于其积累文学知识。
二、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开展知识竞赛,培养阅读习惯
小学生涯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积累文学素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对课外文章的理解,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以此慢慢演变为良性循环,使其在阅读课外名著的过程中收获的喜悦。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阅读知识竞赛,利用他们的好胜心理,设置相应奖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教师要让学生在“早午读”时,养成擅于记录的好习惯,将课内外文章中的佳词美句摘抄下来,把自己的感受阐述在一旁。学生也要对阅读过程中的难点进行标记,与其他同学探讨分析,或询问教师。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语文拓展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这节课是有趣的。能够让学生主动去听课。教师在授课期间,在课堂中可以适量贯穿一些适合学生的游戏,增加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性。对于授课的内容,教师尽量的采取一些比较有个性的讲解方式。比如对于阅读理解的讲解,教师可以把其中的主人公换做学生,然后再讲解其中的含义,让学生以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文章。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讲解内容的兴趣,一举两得。
(三)利用迁移训练,促进思维发展
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思维方式的提升是养成核心素养的关键。而借助优质的语文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品质获得充分的提升。其中,提问就是一个很好的推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方式。因此,在语文阅读迁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提问的作用,鼓励学生提问。学生可以在阅读矛盾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也可以在阅读对比中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善于阅读提问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阅读归纳和阅读分析,同时阅读中问题的出现也可以促进学生和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在不同思维方式的启发下,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和阅读比较综合能力,进而使学生在阅读中完成知识的迁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加强文本理解,传授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阅读,都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提高阅读有效性。因此,教师要从教材文本入手,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将适用于课内的阅读方式运用到课外读物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课外阅读材料进行适时合理的引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拓展其阅读面。在选材方面,教师也要结合学生实际阅读能力进行选取,将有益于他们身心发展、激发热情的书籍进行普及,促使其文学素养的提升。
(五)融入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令中华文明的传承有效地进行下去,并且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是,在很多语文教学中,教师并没有重视文化的内涵,对传统文化也并没有给予一定的肯定,使得语文阅读教学的厚重感降低,极大影响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借助中华传统文化来启发学生的阅读感受,也可以让学生去挑选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从而让学生积累充足的阅读经验,令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另外,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渗入也能够让学生在小学时期接受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心,对国家树立起敬重之情,让学生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充满信心,进而拥有民族自豪感。
结束语
学习主要是要有主动性,然而主动性的培养与兴趣是密不可分的。对于兴趣的培养,家长和学校不管在任何时期都要重视。因为兴趣会伴随一个人的一生,它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对于兴趣的培养,最好在小学阶段甚至更早去培养,所谓的习惯成自然。让孩子在学生期间就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将自己每天的生活规划合理,将每一天都安排充实。这样会让孩子的一生收益颇多。
参考文献
[1]吕飞.对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开展策略分析[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682-683.
[2].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预习卡的设计[C].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九届优秀课题成果论坛文集.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8:528-532.
[3]梁珊.小学高年级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