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0期   作者:杨丽霞
[导读]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杨丽霞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黄兴镇中心小学      410000
        摘要: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是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开展丰富的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本,感悟内涵,增强语文综合素养,从而实现自我发展。在课外阅读活动中,通过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阅读的兴趣,同时,教师要给予科学合理的指导,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技能,增强阅读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外阅读指导;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策略
        引言
        阅读量的增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但是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对课本中的文章进行教学,这在无形之中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了限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所以小学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学,增加学生所阅读文章的类型,不断增加他们的文章阅读量,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一个良好的阅读体验。
        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存问题
        1.1未制定明确的课外阅读目的
        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课外阅读能够丰富阅读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现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制定明确的课外阅读目的。这样就会导致课外阅读具有盲目性,学生只是为了阅读而阅读。而且,没有明确的课外阅读目的会导致学生阅读缺乏科学的计划与目标,导致课外阅读具有随机性和盲目性,所以不利于阅读习惯的养成。
        1.2课外阅读指导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就目前情况而言,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都是在课堂之外的时间完成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师缺乏监督和指导。这样就会导致小学生缺乏科学指导,很难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课外阅读缺乏有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课外阅读的目的就是要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以正确指导。
        2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
        2.1活跃阅读,保持长久兴趣
        一是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读书计划,引导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阅读之后所能学习到的一些知识,并且知道学生在读什么从而和学生进行阅读经验方面的交流,使学生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能够得到解答,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主动性,能够长久地保持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多了解几种课外阅读方法,并让学生能够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比如电视、媒体、网络等进行课外阅读。
        2.2选择优秀阅读文本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无数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在时间的流逝中依然散发着别样的光芒。但是,文学作品也有高低、优劣之分。优秀的文学才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进步和成长,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阅读鉴赏水平。相反,低劣的文学作品则会给学生灌输一些错误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仔细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从中选出优秀的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本让学生进行阅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搜索“适合小学生阅读的经典读物”,从其中给学生挑选优秀的阅读文本。这些书目是经过儿童教育专家推荐和无数人实践检验的,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另外,教师可以选择自己阅读过的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除此之外,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读物。比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阅读《阁楼上的光》《爱丽丝漫游奇境》《彼得兔的故事》等读本。三四年级的学生适合阅读《小小孩的春天》《夏洛的网》《活了100万次的猫》《木偶奇遇记》等读本。五六年级的学生适合阅读《动物庄园》《城南旧事》《小王子》《苏菲的世界》等读本。教师给学生挑选的阅读读本一定要跟随学生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加其难度和内涵,从而帮助学生增强文化内涵。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才能够真正从阅读中感受到别样的魅力。
        2.3通过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增强家庭读书氛围
        课外阅读活动可以在学校开展,但更多的是在家里开展阅读。在家里,同样要营造一种适合阅读的环境。比如,很多学校要求家长陪伴学生阅读,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培养学生每日阅读的习惯,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比如,每天的阅读活动,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看书,这不仅让学生感到阅读不仅仅是学生的事,也是家长的习惯,渗透终身阅读的理念。当孩子发现父母对读书很感兴趣,他们真正投入到阅读过程之中,他们会认为读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慢慢地爱上阅读。此外,家长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他们订阅相关的书籍,让学生围绕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展长期系统的阅读活动,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提高阅读的范围。比如,针对中高年级,订阅小学生学习报、学习周报等相关的书籍,使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以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4多样阅读,培养良好习惯
        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想要看到成效还是要坚持,但是因为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这还需要教师和家长的配合。一方面,可以开展师生共同阅读的活动,通过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在教室角落放置一些有益书籍,可以轮流借阅并且能够定期开展阅读活动,学生通过长期的阅读活动提高阅读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就是家长和孩子们一起阅读,通过一起阅读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爱好,这样家长就可以定期购买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书,还可以举行亲子手抄报活动,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创作手抄报一起将各自的想法提出来并融合在一起,增进亲子关系。这样不仅能够让教师和家长成为孩子阅读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更可以成为阅读道路上的陪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够促进师生关系,也可以构建更加和谐的亲子关系。开展阅读活动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从而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小竞赛或者比赛之类的竞争让学生对阅读提起兴趣。在开展阅读活动时教师要能够创造一个舒适的阅读氛围,让学生能够对阅读文章的内容有自主性,从而才能使学生更加爱上阅读。随着阅读的深入,学生们对于汉字的认知量也会提升,写作能力也会变得更好,而且在做阅读理解题型时也有更好的理解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展更为独立的阅读,使其自信心得到提升,从而为后续阶段的语文课外阅读的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以组织亲子阅读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一起阅读,学生带领家长一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同时,还可以让家长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一些特色阅读活动从而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非常重要且必要,是提升小学语文整体教学水平的关键。但是目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科学指导,所以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通过以上分析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许自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规划与实施[J].课外语文,2016(2):12.
        [2]陈明越.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8(5):23.
        [3]李洪臣,郭利娜.小学语文课内外结合阅读教学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6):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