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英
山西省稷山县城关中心校南阳小学 043200
摘要: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较为成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创作能力,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对于知识缺乏深层次的探究,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也都难以得到提高,语文教学的目标也就难以实现。本文主要分析高年级语文教学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探析
关键词:学生;主体;语文
引言
展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是目前小学语文改革中十分重要的教学目标这一。为了让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人公,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组织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并构建系统化的评价体系……只有借助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才有可能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才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成为教学主人公,从而实现个人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深刻理解与认识学生是教学主体
想要构建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了解以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含义,了解在教学中以学生作为主体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学课程进行设置,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师引导的地位,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让学生可以对知识进行自主探索与学习,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成长方式,不对学生进行过多限制,才可以对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进行培养。并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作为主体,也是对现代教学理念的有效落实,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对教学课程进行科学设置,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知识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现代教育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学习意识。然而由于农村消息闭塞,教师思想观念陈旧,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足。许多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将学生看作知识的接收者,不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不善于通过启发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学意识,仍然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只是注重传授课本中的知识,学生也都只能被动地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不仅无法对课文中的知识及作者内在思想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还会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索知识的意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不利于语文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忽视的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学评价,传统的评价过程中一般只有教师的评价,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毫无发言权,教师作为评价的唯一主体,无法保证在评价过程中做到完全的客观公立,充满主观意识的评价结果也无法让被评价者完全认同,这样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使学生的持续发展失去内在动力。
二、高年级语文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师生互动
要在农村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要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将自己由知识的传播者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让学生由知识的接收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中加强和学生间的互动,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思考,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和自主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积极性,确保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提高课堂互动性,学会自主合作研究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学生建立友好平等的关系,并在课堂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学氛围更加活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组织学生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相关讨论。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让小组之间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在重点难点内容讨论过程中,也会出现观点不一致的情况,教师就应该让观念不一样的学生围绕观点进行辩论,再根据最终辩论结果进行总结,并指出正确观点。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学习的同时,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有深入理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增加。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可以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三)构建系统化的评价体系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科学系统化的评价,正面积极的评价可以给予信心,相反片面极端的评价会影响一个人的未来表现。小学生在“获求老师肯定”这个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很多小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表扬与认可。教学实践证实,经常得到教师鼓励的学生更愿意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中也表现得更加积极。这给予教师一些启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结合学生表现给出科学合理的正面评价,让学生通过评价实现自我成长与个性化发展。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进行千篇一律的点评,而是要结合不同学生的心理需要及现实情况给出针对性评价。比如说学生在进行课文朗诵时,教师不能对所有学生都说“你读的真不错,”而是要进行针对性评价。“你朗诵的声音真洪亮”、“你读的真流利”、“你读出来的感情真丰富”……教师对每位学生做出的评价都有所不同,学生从中获得的鼓励会更加深刻,在面对其他教学活动时学生也会更具信心。要让学生愿意、主动地成为教学主体,就要让学生对教学活动充满信心,教师科学而恰当的评价恰好就能满足上述要求。
结束语
如今城乡教育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乡教师素质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农村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都不如城市地区,许多年轻教师在毕业以后都选择去城市工作,农村教师大多是工作年限很长的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想陈旧,教学方式落后,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导致学生缺乏自学意识,对教师存在严重的依赖心理,遇到问题不会主动探究,长期下去,学习主动性下降,对学习兴趣降低,教学质量也就难以得到保证。
参考文献:
[1]周春英.阅读为高效课堂助力:浅析阅读如何助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7(13):27-28.
[2]周丽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8):10.
[3]刘莲萍.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探究[J].散文百家(下),2018(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