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0期   作者:李松
[导读]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学生能全面、健康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而化学学科的教学对培养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意义。
        李松    
        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分水镇分水中学  564300
        摘要: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学生能全面、健康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而化学学科的教学对培养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意义。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师应不断追求创新,用心探索新的教学的方式。为了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教师必须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而趣味化学实验则是一条非常有效的教学途径。教师通过趣味生动的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唤醒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文基于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大家对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开展趣味化学实验,同时有效运用其优势,不断对教学工作进行完善和创新,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验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有效运用趣味性化学实验对学生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进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改变以往的学习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一、初中化学教学应用趣味化学实验的意义
        在传统的化学课堂上,教师占据主导的位置,按照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固定的思路,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知识传授。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仅不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且无法深刻理解相关知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因此,化学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应用趣味化学实验,既能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深化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充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有助于化学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借助趣味化学实验,增添化学教学的活力和乐趣,学生就能真正体会到化学知识的价值,提升化学水平和综合能力。
二、结合生活实践
        应用趣味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产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化学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做一些生活小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更加扎实地掌握化学知识,增强实验理解能力。化学教师从生活中获取的趣味化学实验资源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生在体验生活化的趣味实验时,又能感知化学的实用性。这有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化学思维的提升。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水的净化”时,化学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吸附、沉淀和过滤等净水方法,就可以引导学生用一杯浑浊的天然水进行净化实验,使学生学会过滤操作。学生在亲身参与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能感受到一杯净水的来之不易。这有助于学生树立珍惜水、爱护水的思想。这样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实验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水的净化流程和原理,促进学生化学思维品质和化学素养的形成。


三、运用课外趣味化学实验,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效果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只有短短的数十分钟,外加课堂配套实验设备的不足,使得大量初中趣味化学实验难以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这种情况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针对这类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趣味化学实验,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记忆效果,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需强调的是,教师在运用课外趣味化学实验时,要将趣味化学实验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促使学生意识到化学学习的重要性。例如:人教版初中化学“营养物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自制豆腐”的实验,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运用家里的一些原材料和设备,如黄豆、豆浆机等进行此次趣味化学实验。
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传统的化学教育方式中,教师主要是辅导学生记忆化学的知识点,督促学生背诵化学公式和关键的化学计算方程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演化为错误的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思维受到阻碍,很难根据知识点进行发散性思考。这样的课堂氛围,也会比较压抑,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活学活用。因此,教师在化学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去实践和构思,要以监督和帮助学生学习为主。教师在讲解实验时,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设计实验操作的方法。对一些有危险的操作,教师应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会危险,鼓励学生举一反三,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进行实验操作教学时,在保证课堂安全的前提下,要多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实验方法实践操作。
五、初中趣味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创新
        开展化学实验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化学知识。特别是化学中较为抽象的知识内容,教师若通过运用灵活的趣味化学实验便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当前的教学手段,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进一步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不断完善教学方式。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自主探究,从而学会自己思考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例如,在讲解“浓硫酸”的相关知识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浓硫酸的性质,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趣味化学实验。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趣味化学实验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提高化学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化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化学教学内容,遵循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规律,科学设计趣味化学实验,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探索化学知识,以此整体提高化学学习效率和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昊.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92-193.
[2]冯奇俊.趣味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538-540.
[3]郭艳萍.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9(09):92.
[4]林芝.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9(25):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