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宝来
博兴县店子镇张侯学区中心小学 256508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开始,因此,为了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理念,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从未停止。在课堂中,对于情景教学法的运用是提升课堂质量以及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升学生成绩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于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前言:
小学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提供一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从而做出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小学数学。将情景教学法运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有助于改善课堂的气氛以及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做到了保障。
一、创建生活情境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
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时刻注意对于小学生课堂中的情境建设。只有把知识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小学数学,提升学生的理解力,让学生能够爱上数学知识的学习。通过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是生活情境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要对于情境内容进行研究,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适合的情境内容,从而确保学生能够在情境课堂中感同身受。例如:再进行除法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建设情境提出问题:“如果家里一共有十二个苹果,爸爸妈妈和自己平均分,那么每个人可以吃几个呢?”,通过这个题目,让三个学生分别代表不同的角色,轮流拿苹果,最后结果得出每个人四个苹果,然后再跟学生讲解:“同学们,我们刚刚通过实践发现每个人可以分到四个苹果,但是列成计算式是什么样的呢?”,然后列出算式:12÷3=4,通过简单地方式让学生理解了除法的意义。生活情境建设对于小学课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多接受新的教学方法,让生活情境教学实际的能够用在课堂上。
二、积极强化操作情景,加深学生学习印象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逐渐提高,要求学生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做到活学活用。所以从小学起,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全方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强化操作情景对于学生的学习内容记忆度加深具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学到的知识能够记忆的更牢固,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会知识后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把学习数学知识当成像游戏一样的挑战。例如:在对于时间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首先做一个钟表,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就要对于钟表上的时针分针以及点数进行了解,从而首先自己对于课程内容进行了研究,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再进行指导,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游戏的形式去进行时间的认识:“同学们,接下来我说时间大家就把时针和分针拨到相应的位置哦”,“现在播到两点四十五”,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照做。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对于时间有了更深的概念,了解了需要教学的知识内容。这就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操作掌握知识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在今后回忆起知识时,能够想到自己操作的过程,从而回想起学习的内容,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记忆。
三、不断引入技术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
在现在的教学环境中,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多,教师要根据技术的发展提升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不能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思想中,要对于新型的事物提升接受度,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的技术来营造课堂情境,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一些普通情境无法营造的内容时,也能够找到合理的途径进行学习理解。数学的学习内容里,有一些抽象的内容是无法实际演示的,但是这部分内容通常又比较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就要通过找一些互联网上的素材内容让学生进行观看,从而感受到情景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例如:在课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出题“3辆汽车5次可以运输货物90吨,那么如果用5辆车运120吨货物的话,需要运输几次呢?”然后通过简单的视频演示,让学生在课上看教师制作的动画演示从而得出结论,然后再引出算法,“根据演示,我们已经可以得知一共需要运输4次,但是实际的计算方式是怎么样的呢?”,首先三辆车五次可以运输90吨,先用90÷5=18,也就是说三辆车一次可以运输18吨货物,再用18÷3=6,所以我们知道了一辆车一次可以运输6吨货物,再来看题目,5辆车运输120吨货物需要用的次数,算法为:6×5=30吨,也就是说5辆车以此可以运输30吨,再用120÷30=4,所以我们得出了答案为需要运输4次。直接讲解的话由于对于小学生来说算法比较复杂,所以要先通过视频演示,让学生能够理解之后,在进行运算讲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将视频内容和知识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学生理解。
四、积极巧设问题情景,不断激发课堂活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首先能够掌握巧设问题从而营造问题情景的能力,通过一些问题情景能够让学生对于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就要对于本堂课讲解的内容应该设立的问题情景进行考虑,编写在课程教案中,在做好各种准备设想后再运用于课堂。在课堂的运用上,要注意问题选择尽量让学生能够感兴趣,只有学生感兴趣的情况下,才能对问题的答案进行认真的思考。让学生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通过问题带入到自身的生活情境中,从而帮助学生对于题目具有更好的理解。而教师在过程中,既要做到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又要在适合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再遇到思维障碍时通过引导豁然开朗,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本着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自主学习、热爱学习、提升思维的方向去发展,让学生能够从开始接触数学就养成良好的思维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一道题目,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学习食堂新到了一批蔬菜,按照同学们现在的饭量来算每天需要吃30千克,这批蔬菜可以供应同学们1个月(按照30天计算),但是由于考虑到同学们正在长身体,所以食堂决定每天多供应10千克,那么这批蔬菜够同学们吃多久呢?”,通过这个跟学生切身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自己去计算,由于这单题目属于混合运算,对于学生的加减乘除运算都有涉及,所以很容易在运算时出错,在学生算出答案后,老师再进行讲解:首先我们要计算出这批蔬菜的总量:30×30=900千克,然后的话如果我们想要算出可以吃多少天的话,就要用总数量除以每日消耗为:900÷40=22.5天,所以这批蔬菜够同学们吃二十二天半,综合计算公式为:30×30(30+10)=900÷40=22.5。通过设置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从而让学生能够对于题目的内容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结语:
通过对于情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可以发现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需要注重这几个方面: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操作情景,加深学习印象、引入技术情景,激发求知欲、巧设问题情境,激发课堂活力这四个方面,每个方式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以及需要考虑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于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而好的教学方法是帮助学生提高成绩的保障,所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提高对于情景教学法的重视,从多方面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秦丽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景教学模式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9(23):424.
[2]吴福珍.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11):136-137.
[3]张黄明.新课标下农村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的有效创新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14):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