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和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0期   作者:高振宝
[导读] 任何教育的展开要想得到最好的表现,就必须建立在兴趣之上,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也是如此,将知识强加给学生只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现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面临着许多技术的问题有待解决。
        高振宝
        齐河县大黄乡实验小学 山东 德州251103
        摘 要:任何教育的展开要想得到最好的表现,就必须建立在兴趣之上,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也是如此,将知识强加给学生只能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现阶段小学数学的教学面临着许多技术的问题有待解决。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新时代的发展规律,研究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从兴趣激发入手,以教学策略辅助更好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与新时代相融合。本文就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与新时代的背景展开相应的探讨,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数学教学的展开。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兴趣;教学策略
        
        新时代的教学观念已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始发生了质的改变,立足于学生数学教学的本身,研究学生的兴趣取向,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也要与新时代的背景相互融合,通过新时代作为辅助作用,提升总体学习兴趣,更好促进教育的展开,促进学生的进步。
        1 以问题提出推动兴趣提升
        学习的过程正是从问题的提问开始的,无论是在日常生活还是在学习当中,我们都是对于问题不停的提出再给予解决的方法,所以问题变成了连接数学教学的关键纽扣,无论是数学新知识的教授,还是旧知识的复习,都要以问题为起点,推动学生整体兴趣的提升。所以设计与课程相关的问题便显得尤为重要,问题是课堂内容的反应可以正确指导教学活动的展开,小学生对于课堂的问题产生兴趣,才能更好的融入课堂当中。因为小学生处于发展的理解阶段,对于事物的好奇心较重,他们对于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疑问,就是要立足于问题的提出展开数学教学。比如,教师在开展小学教学的时候,可以引入生活常识,将学生的教学以游戏式的教学过程展开,比如在讲数学算数题的时候,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事物进行区分。比如教师可以拿一个西瓜,以西瓜为课堂的导入点,试着提出问题如何才能在合理的范围内对西瓜进行平均的分配?教师提出问题与课堂内容相符合,也立足于学生兴趣点,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当中,融入到充满趣味的数学课堂活动。
        2 以情境为过程培养数学兴趣
        情境教学在我国教学过程中较为常见,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改变外在因素的约束,融入趣味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课堂的展开上,每个同学在不同的情境中都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快乐的奥妙,体会到不同的活动,从而更好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增强数学学习兴趣。
        3 以生活为纽带,融入学习兴趣
        虽然数学就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但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人一生的学习最终都要应用到生活过程当中,在生活中也要寻求学习的真谛,所以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开展可以以生活为牛仔,融入学习兴趣。教师所设置的数学问题要贴合生活实际,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答案,产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他们明白,学习最好的办法就是从生活中寻求答案,从学习中体验生活,从而进一层次的提升学习兴趣。
        4 理性面对困难,稳定学习兴趣
        因为小学生心智的发展还处于不成熟阶段,所以面对许多困难时,往往会产生胆怯的心理,这时候就需要理性面对困难,稳定数学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重难点为切入点,使每个学生能够着重的掌握,要将实践内容应用到课堂当中,尽量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使他们树立自信心,稳定,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5 如何有效的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5.1 教师创设情景,以问题推动产生自愿学习心理
        良好的情境创设对于课堂的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要着重情景的创设,通过新颖有趣的情景教学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本质,有意思的情景教学对于整堂课程起到了一个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能将学生在课堂的开始准确导入。对于问题的提出不能仅限于教师,也可以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对问题进行提出,只有提出问题才能证明课堂上他们有认真听讲,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富有耐心,进行积极的回答,不能损伤学生的自信心,问题的提出就像思维点燃的导火线,能有效刺激学生大脑,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比如数学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便是分数的大小比较,对于这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法进行提问,草原上兔子三兄弟突然发现了一个很大的西瓜,但是如何将西瓜评分变成了他们所面临的难题,这时兔子哥哥便说:“兔子姐姐分1/3兔子弟弟分2/6。”但是没有说完,兔子姐姐并不高兴了,提出了质疑,他觉得兔子哥哥这样分不合理。然后教师可以展开提问,小朋友们,你说兔子哥哥这样翻是正确的吗?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呢?在故事中不仅透露了学习中要教学的重点,也将学习内容以故事性讲出,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变成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的提升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5.2 展开引诱式教学,使学生以自我为主体
        将知识机械性的教授给学生,不如教会他们探索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可以开展引诱式的教学,是学生以自我为主体,积极探索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总地来说,能力提升比知识的提升具备更大的优势。小学生形成探索心理,便会提升学习兴趣,更好的去挖掘数学知识的奥秘,但是因为小学生的发展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心理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这就需要小学教师做出加倍的努力,在讲课的同时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自主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数学。在引诱式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也要着重知识的保留,对于有能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来说,一些问题可以进行自我解决,但是一些学生因为自身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能及时的解决,需要教师加以辅助,不能将学生好学的萌芽扼杀在摇篮当中,去让学生发现自我的价值,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5.3 多样化进行评价,使学生学会学习
        总地来说,教学评价不仅仅是教师对于整个课堂的总结,也是对一些学生课堂表现的反应,所以教师要从教学评价入手,不能只以教师的总结为教学评价的中心要以学生为导向,真正丰富自我评价的内涵。另外,在课堂上,许多学生因为课堂氛围与个别原因,往往不能抒发自己的意见,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做出相对应的改变,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比如在进行数学知识的交流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交流方法,对学生所提出的意见进行积极的采纳。只有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才能更好的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良好的评价机制与课堂氛围也能提升学生的创作兴趣,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然能提升整体可能效率。
        6 结束语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兴趣才是推动数学课堂有效开展的主要动力,没有兴趣的数学课堂是枯燥乏味的,学生缺乏数学学习兴趣,将会迷失在数学的学习世界当中,身为教师要着重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同,将教学重点放在兴趣的培养上,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兴趣,在兴趣中探讨学习,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数学整体成绩,进一步地推动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淑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S2)
        [2]陈波兰.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习惯[J].课程教育研究.2012(18)
        [3]张葵.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J].华章,2011,(6).
        [4]沈龙.数学的启蒙一对小学 低年级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4,(15).
        [5]陈守军.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J].读写算(教研版), 2013,(23).
        作者简介:高振宝,男,汉族,山东省德州市,大专,单位:齐河县大黄乡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