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芹
任丘市吕公堡镇南宋幼儿园,河北 任丘 062550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体制下,幼儿园开展品格教育非常重要。幼儿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都可以在品格教育的培养中进行解决。幼儿园在素质教育的体制下,开展全面的品格教育,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以帮助其更健康的成长。本文对素质教育体制下幼儿园品格教育的开展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素质教育;幼儿园;品格教育;实施策略
前言:
在当前大多数幼儿园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多的关注幼儿的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幼儿的品格教育,在素质教育的体制下,开展幼儿园的品格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教育的基础作用,从幼儿时期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品格态度,指导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在素质教育的体制下,开展幼儿园的品格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利用言行教育,开展幼儿品格教育
幼儿园的学生年龄在3岁—6岁之间,在进入幼儿园之前,会受到各种家庭氛围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意识行为问题。比如在有的家庭中,家长过分的宠溺孩子,幼儿会出现自私、任性的性格特点,表现出对任何事物的冷漠行为;有的家庭中,家长过分的严格要求幼儿,会形成幼儿胆小的性格特点,表现出对对周围的事物非常敏感等行为。因此,幼儿园的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幼儿的言行进行仔细的观察,根据幼儿的不同言行特点,进行不同的品格教育。
(一)在言行教育中,培养幼儿文明礼让的品格
在大多数的幼儿身上,普遍存在着不懂礼让的品格问题,这些与当代的大多数幼儿身处的家庭环境有关。教师在进行幼儿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言行教育的开展,指导幼儿建立讲文明、懂礼貌的礼让品格。比如在某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组织在幼儿之间开展“抢凳子”的活动,利用这样的活动,来培养幼儿养成礼让的习惯。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在自己抢不到凳子的时候会出现哭闹的现象,有的幼儿在自己抢不到凳子的时候会出现拉拽凳子上小朋友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发生的时候,教师要及时的开展教育,对发生矛盾的幼儿进行良好品格的教育,帮助喜欢哭闹的幼儿建立信心,学会勇敢的面对挫折;帮助喜欢武力解决问题的幼儿认识到暴力的错误,能够心平气和的面对失败;通过教师对幼儿言行的仔细观察,从而培养幼儿正确的品格建立。
(二)在言行教育中,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品格
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经过大量的观察发现,大多数的幼儿在学校生活的过程中,往往不能与其他幼儿之间不能开展有效的交流和互动,存在感很低,更不懂的如何进行合作。在这种情况下,该幼儿园通过“找朋友”主题活动的举办,让每一个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熟悉的小朋友身上存在的三个优点和三个缺点进行大胆的表达,然后与朋友一起完成一项运动项目的挑战。在这个活动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对身边的小朋友进行仔细的观察,并找到自己的朋友,然后在和朋友一起完成挑战的过程中,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建立合作的意识。教师也利用这样的言行教育,更好的培养了幼儿团结合作的品格。
二、利用体验活动,开展幼儿品格教育
幼儿还处于能力和智力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品格特点,可以更好的指导其在今后的成长。但是在这个阶段中,幼儿开展学习,不能以讲大道理的方式进行,要更多的以幼儿能够接受的游戏、活动方式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被幼儿理解、学习并掌握。
(一)利用体验活动,培养幼儿文明的习惯养成
在幼儿园中,会组织幼儿进行校园垃圾的捡拾体验活动,从而帮助幼儿从小学会讲卫生、懂礼貌的好习惯。利用每周五下午的时间,该幼儿园组织不同班级和不同年级的幼儿进行校园垃圾的捡拾体验活动。幼儿在教师的组织中,捡拾校园内不同区域的垃圾,教师对幼儿进行边体验边教育,让幼儿对日常生活中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认识到错误,并亲身的感受学校垃圾清洁工人捡拾垃圾的辛苦,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主动的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并能够对清洁工人等特殊的社会群体进行尊敬,能够在遇到这些人的时候,主动的打招呼、问候,从小建立讲卫生、懂礼貌的好习惯。
(二)利用体验活动,培养幼儿价值观念
在某幼儿园开展的品格教育过程中,每个学期都会组织该学校的幼儿进行“跳蚤市场”的集中教育活动,培养幼儿从小建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在活动开始的准备阶段,教师会引导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市场的出售,具体的物品可以是学生的手工作品,也可以是学生喜爱的文具、玩具等物品,价格自己制定。在活动开始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园的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购买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体验,使用虚拟的货币进行商品的购买行为体验,或者进行商品的售卖过程体验,感受金钱的价值,也体验赚钱的辛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及时的引导,帮助其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念,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大手大脚、乱花钱等行为的错误,培养幼儿的价值观认识,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建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并学会节约,懂得珍惜。
三、利用家庭教育,开展幼儿品格教育
在幼儿园开展品格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作用,要全力的调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力量,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品格意识,建立健全的人格。家庭,是幼儿进行学习的第一场所,大多数的行为习惯,都是在模仿成人的过程中建立的,在幼儿身上表现出来的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品格特点,都可以在成人的身上找到踪迹。因此,要对家长的熏陶作用,家庭的氛围建设进行格外的关注。
(一)家校合作,培养幼儿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在某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幼儿由于自身的外貌突出,受到其他幼儿的赞扬,但是却不能正常的接收,一度表现出无所适从的特殊现象,教师对其开展了人际关系的品格教育培养,知道其克服人际关系障碍,更好的融入集体生活。首先,教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发现在该幼儿的家庭教育中,家长从来没有夸过其长得好看,因此,该幼儿在面对学校其他小朋友的夸赞中,不能理解这种夸奖的好意,而出现了抗拒甚至反感的现象。其次,教师在该幼儿发生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的过程中,及时的帮助该幼儿正确的认识自身的优势,对其他幼儿产生的好感进行解释。最后,教师和家长建立共同教育的策略,指导该幼儿对正常的人际交往进行学习,教师指导家长,不能过分的保护孩子,要适当的引导孩子走出去,学会与外界沟通,认识到世界的精彩,从而能够更好的融入集体生活,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
(二)家校合作,保障幼儿品格的完善建立
在某幼儿园开展的品格教育过程中,会经常的组织家长到学校进行亲子会的活动,从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更多的关注家长的表现,从而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分析,然后适当的在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家长要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负责,指导家长能够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改正不良的言行,端正品格,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并在家庭生活中,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帮助幼儿将学校学会的各种品格在家庭生活中进行展现和延续,实现全面正确人格的完善建立。
结语:
文章通过对幼儿园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分别从幼儿的言行教育、体验活动和家庭生活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品格教育的实施策略分析,将幼儿的品格养成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培养,不断的纠正幼儿的错误认识,从而更好的引导和教育幼儿建立正确的观念,形成正确的意识,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顺利成长。
参考文献:
[1]杨一星.幼儿园品格教育新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风,2020(20):185.
[2]申晓媚.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渗透品格教育的重要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9):133-134.
[3]赵明,白晶.幼儿品格培养与教育的实践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5):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