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
合肥市香格里拉小学 安徽合肥 230041
摘要:生命教育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从小体会到生命教育,就要在课程中植入生命教育的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生命教育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唤醒生命意识。本文根据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讨,对于生命教育中的问题及措施予以分析。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运用
前言:
近些年来,小学生由于一些很小的事情而做出伤害生命的事情的情况常有发生。对于社会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为了尽量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我们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须将生命教育添加进课程学习中,让小学生通过
生命教育,能够做到珍爱生命,敬畏生命,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心态。
一、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生命教育开展不足,缺乏专业性
在当前的生命教育开展过程中,由于教师自身对于生命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所以在授课中缺乏专业性,只能简单的给学生讲解一些浅层知识,告诉学生要珍爱生命,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等等。实际上,生命教育是一个很广泛的课题,并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因此教师要在生命教育中发掘出生命教育的深层次含义,跟学生的年龄以及现状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讲解。其次,大部分教师认为在小学语文中加入生命教育的内容是多余的,生命教育应该是思想品德课程上的授课内容,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生命教育作为学生能够健康成长的基础,是不论什么课程中,教师都应该注意的重要教育内容。
(二)生命教育形式单一,缺乏体验性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生命教育,由于课程时间比较紧,教师通常都会采用直接了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通过课上教师针对课本跟学生直接进行讲解,也不跟学生互动,甚至连提出问题的时间都没有,整堂课下来,学生不能做到思想一直高度集中的话,就会跟不上教师的速度,从而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让学生渐渐地不重视生命教育的内容,这对于小学语文的生命教育效果是十分不理想的。另外,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自己掌握更多生命教育的知识,还会让学生大量阅读相关文章。虽然阅读的文章里确实有许多生命教育的知识,但是如果教师单一的使用这种方法而不去对学生进行引导,实际上学习的效率是十分低下的。
(三)生命教育内容笼统,缺乏针对性
当前的生命教育课程,对于学生的针对性不够,内容也比较笼统,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不利。首先,由于教师对于生命教育观念的理解不够深刻,所以只能在课堂上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统一教学,忽略了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不同,个体具有差异,没有对于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其次,对于生命教育的内容过于笼统,没有针对课程进行细分,让学生在听课时也只能听个大概,没有一些实际的内容。此外在小学课堂上,学生的年龄段对于事物的认知还不足,教师通常会把生命教育概念化,把位置抬得很高,导致学生没有感同身受的思想,觉得生命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内容,很难理解,从而破坏了本身应该较为容易达成的教学成果,使学生的学习流于表面,缺乏认同感。
二、生命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注重“教”“学”结合,激发学生生命的潜能
想要在教学中正确的进行生命教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同等重要的。只有教师掌握了正确的教学方法,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指引学生学习,才能最终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在课堂上,教师要针对于现阶段的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让学生在课上的发言权更大一些,给学生一些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命教育的快乐。在小学阶段的生命教育,着力点还是应该放在注重生命。作为教师,要把自身的教育水准提升,制定出细化的生命教育课程安排,让学生能够通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来掌握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唯一的听众》这篇内容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大家知道为什么文章里的老奶奶对作者说自己是一个聋子,听不到声音嘛?”学生七嘴八舌的开始讨论,得出了许多答案,其中小明说:“我觉得是因为老奶奶虽然觉得作者的琴拉的很不好,但是看他很认真,觉得他一定很喜欢音乐,所以想要鼓励他,让他能够自信一些。”师:“那么像文章里说的那样,作者的家人对于他拉琴的技术进行了打击,说他拉琴的声音像锯床腿一样刺耳,如果放在我们自己身上的话,大家会有什么感受呢?”学生回答:“那我一定会特别羞愧又难过,以后再也不想拉琴了,觉得很受打击。”教师最后总结:在生活中,我们要多多给他人鼓励,而不是打击。文中的老奶奶虽然说了谎话,但是这是善意的谎言,能够帮助作者建立自信心。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充满善意的人。
(二)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
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己能够体会到教育的意义,才能够运用在自身的生活中,形成代入感。所以,教师在生命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全面培养,通过给学生建立一些情境或者跟实际生活的结合,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不同的感触,从而能够懂得生命的可贵和独特性,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发挥自身长处,对自身进行认同,明白自己也很优秀的,要对自己充满自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所以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要让学生健康成长,而不是一味地压制学生自身的独特性。可以通过一些情景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生命教育。比如:在对一些实例的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为学生营造气氛,在北京申奥成功的视频观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完了这段视频,大家有没有什么感受啊?有没有同学愿意来分享一下。”学生:“看完申奥成功的视频,我觉得我们的祖国真的是太厉害了,我为自己身为中国人感到特别的自豪和骄傲!”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了,看完这个视频,我觉得同学们一定都热血沸腾,特别自豪。这是基于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因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所以看着他越来越强大,我们会感到开心和骄傲。
(三)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的生命自由发展
自主学习是学生能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所以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也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于自身的特点进行最大发挥,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作为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制定出学习的计划和目标,在过程中,时刻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引导以及不良习惯的改变,改善课堂中对学生主体性和差异性关注不够的问题,让学生都能够爱上学习,爱上生命教育。比如:在进行生命教育学习时,可以让学生自行对文章进行阅读,然后说出读后感,再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更是让学生有了时间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对于生命教育来说,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让学生的生命能够充分的自由安排和自由发挥。
结语:
小学生行为习惯还在发展阶段,自制力不强,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学习过程中多多引导,用一些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更好的进行生命教育。以上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生命教育探讨,总结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改变措施,希望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生命教育理念能够在实际运用中更加实用,更加深层次,帮助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为教师提供新的改变思路。
参考文献:
[1]韩淑娟.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讨[J].才智,2020(15):149.
[2]谢文华.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教育意识[J].文学教育(下),2020(01):159.
[3]李怡霖.借助语文课堂培养小学生生命意识策略研究[J].发展,2019(05):93-94.